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51)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45)
司法特考 (53)
移民特考 (10)
關務/稅務特考 (53)
民航特考 (19)
國安局/調查局 (14)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10)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40)
捷運公司 (146)
銀行考試 (237)
農漁會 (44)
國營事業 (210)
中華電信 (80)
台電公司 (155)
臺灣菸酒 (161)
中油公司 (178)
自來水公司 (98)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75)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32)
台糖公司 (26)
其他 (94)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4)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1)
警專/警大 (33)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3)
升科大四技 (5)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4)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630)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高普考考古題 99年 高考國文
高普考考古題
99年 高考國文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月的陰晴圓缺在詩歌中常用來比喻人間的聚散。以下詩句中的月,屬於此種用法的選項是:
(A)安知非日月,弦望各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李陵〈與蘇武〉)
(B)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卓文君〈白頭吟〉)
(C)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謝靈運〈夜宿石門詩〉)
(D)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脩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下列敘述最能切合上文旨意的選項是:
(A)只要能夠善用天賦資質,就算形體殘缺,也能有一番作為
(B)人類的智慧與技術,必須藉著書寫、記錄,才能代代相傳
(C)能夠化苦難為力量的人,方能有積極作為,受人肯定
(D)玩弄權勢法術之人,雖然一時得利,但終究不能逃過歷史的審判。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 閱讀引文,回答下列問題記得那個「懸壺濟世」的故事嗎?「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那老人的藥事實上應該解釋成他自己。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而窮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張曉風〈唸你們的名字〉)文中作者說:「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下列敘述文字與其旨意相近的選項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B)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C)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莊子.列禦寇》)
(D)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孟子.離婁下》)。
愛舉手問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