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古題 100年 普考政治學

1. 成文憲法有不少優點,下列何者不是它的優點?

4. 關於利益團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5. 下列那一項不是極化多元主義政黨體系的特徵?

6. 下列各項對於政黨認同之敘述,那一項是錯誤的?

9. 我國在第一次總統民選之前,最接近下列那一種政黨體制?

10. 一般而言,實施下列那一種選舉制度的國家,其黨紀最易維持?

11. 我國立法院欲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須經多少立法委員以上之贊成?

12. 著有《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一書並聞名於世者,是下列那一位學者?

13. 下列那兩位政治領袖是1980年代新右派的代表?

14. 國民關心政治、政治功效意識高,這是屬於何種的政治文化類型?

15. 提審制度是為保障:

16. 政治系統理論(political system theory)是下列那位學者所提出?

17. 在下列意識型態中,最強調訴諸人民情感的是:

18. 政治行為主義的目標是要將政治學發展成為:

19. 應用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政治現象,不包括下列那一種理論或模型?

20. 下列何者不屬於民主的多元主義(pluralism)觀點之一?

21. 政治學所謂的西敏寺模式(Westminster model)是指:

22. 下列對政治學的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之陳述何者正確?

23. 冷戰終結後,誰曾提出「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24. 極權政府和威權政府不同之處為何?

25. 下列那一項不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價值?

申論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