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50)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45)
司法特考 (53)
移民特考 (9)
關務/稅務特考 (53)
民航特考 (19)
國安局/調查局 (14)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10)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40)
捷運公司 (145)
銀行考試 (236)
農漁會 (43)
國營事業 (208)
中華電信 (80)
台電公司 (155)
臺灣菸酒 (160)
中油公司 (178)
自來水公司 (98)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75)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32)
台糖公司 (26)
其他 (91)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4)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1)
警專/警大 (33)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3)
升科大四技 (5)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4)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624)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警專/警大考古題 30期 中外歷史
警專/警大考古題
30期 中外歷史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歷史上有一時期,朝廷對於發生在臺灣的某一事件做出回應:「臺地生番,穴處猱居,不隸版圖,為王化所不及。……係生番界內,其行劫凶犯,又係生番,並非華民,該處既未收入版圖,且為兵力所不及,委難設法辦理。」試問:此為關於哪一事件之回應?
(A)霧社事件
(B)羅妹號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郭懷一事件。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
《續修臺灣府志列傳》記載了一段朝廷關於地方官就任前祭祀規定的相關景況:「康熙五十三年,調知臺灣縣。甫下車,立三誓於□□,廟口三誓者,毋貪財,毋畏勢,毋循人情也。」對這段史料,應如何正確解讀?
(A)此為感念渡海旅途平安之保佑,□□應是指媽祖
(B)此為對於保境安民職責之承諾,□□應是指城隍
(C)此為祭拜地方守護神之儀式,□□應是指社神(土地公)
(D)此為忠義愛國精神的宣示,□□應是指關帝。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
臺灣山區和平原交界處的聚落,例如木柵、三峽、大溪、竹山等城鎮的發展,與茶葉的種植、樟腦的開採息息相關,住在這些地區的閩人(漳州人)、粵人的經濟,在十九世紀後期因此逐漸富裕起來。試問:這樣的發展,是何種原因造成?
(A)漳州人、粵人原本就以山區農業為生,他們刻苦耐勞,因而逐漸改善生活
(B)茶葉、樟腦原來只外銷大陸,兩種產業後來能更興盛,則與開港通商有關
(C)臺灣茶葉、樟腦品質很好,深受外人喜愛,外銷訂單大增,帶動經濟繁榮
(D)臺灣沿海地區因為戰爭導致產業衰落,內陸的茶葉、樟腦產業遂逐漸取代。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
有學者認為1930年代應可視為臺灣的「第一次黃金時代」,請問以下哪一發展可以做為見證?
(A)石門水庫完工帶動北部糧食增產
(B)日月潭火力發電廠完工,並且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發電廠
(C)工業生產總值首度超過農業生產總值
(D)以選舉方式產生各級議會民意代表。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5.
「總督府在臺灣實施食米配給制度,每戶分到的米少得可憐。至於剩餘的米,一律輸出,填飽日本人的肚子。臺灣人怕飢餓,起初還把米東藏西藏,不願意全部充公。有人還把米磨成粉,做成糕,有的把米蒸熟,做成飯糰。有的乾脆埋進地下、池塘底、樹林中、竹叢裡。然而一旦被查獲,罪名可不輕。」請問:這應是日本殖民統治哪一時期的景況?
(A)特別統治主義時期
(B)武官總督統治時期
(C)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D)皇民化運動時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6.
西元787年,這年是三、四年來豐收的一年,米一斗跌價至一百五十文,粟每斗八十文,朝廷下詔和糴(官府按市價收買)。有一天,唐德宗到新店地方狩獵,入居民趙光奇家,問:百姓快樂麼?趙光奇答:不樂。唐德宗說,今年豐收,為什麼不樂?答:詔令無信。先前說兩稅以外一切科目都廢,現在各種苛雜比正稅還多。後來又說和糴,實際是強奪,民眾何曾見過一文錢。起初說所糴之麥送到附近地點就成,現在令送到西京行營,一走就是幾百里,車壞馬死,就得鬧破產。民眾愁苦到如此,有什麼可樂。也常常有詔書說從優撫恤,無非是一紙空文!想來皇帝住在深宮裡,不知道這些實情。唐德宗沒有回答,下令免趙光奇家的賦稅,再不問別的事情。現代史家范文瀾說:「趙光奇代表了千百萬民眾作出正義的斥責,唐德宗是無話可答的,只好免趙光奇家的賦稅,算是答了話。」請問:他是從哪一種角度看待這件事?
(A)趙光奇說的是錯的,皇帝基於憐憫的心情不忍回答
(B)趙光奇說的是對的,皇帝對這樣的情形真的不瞭解
(C)趙光奇說的是錯的,這一切都是地方官員蒙蔽上意
(D)趙光奇說的是對的,皇帝知道這個情形也不想改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7.
當代學者研究商代後期的歷史時,大致已經可以確定其歷代君王的名稱和排序。這一個工作得以完成的最主要關鍵應為何?
(A)甲骨文的解讀
(B)《史記》的記載
(C)神話傳說的分析
(D)二里頭遺址的發現。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8.
「某一民間團體成員大多是山東、河北的窮困農民,他們將艱辛的處境歸咎於洋人的侵犯和基督教會的危害。當他們的勢力開始擴散至天津時,其暴力傾向,已經引發各國僑民的驚恐。」關於這個團體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他們的貧困是受到外國商品傾銷所致
(B)他們利用民間宗教的力量來對抗基督教
(C)他們的行動其實具有社會主義的特質
(D)他們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9.
白居易詩云:「袖裡新詩十首餘,吟看句句是瓊琚,如何持此將干謁,不及公卿一字書。」本詩足以反映下列哪一現象?
(A)公卿只引薦自己的親屬故舊,而排阻外人
(B)士子若無公卿引薦,無法參加科舉考試
(C)士子可經由公卿私下的拔擢而任官
(D)士子如有公卿推薦,較易脫穎而出。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0.
有部小說描述了徽州的地方習俗:「凡是商人歸家,外而宗族朋友,內而妻妾家屬,只看你所得歸來的利息多少為重輕。得利多的,盡皆愛敬趨奉,得利少的,盡皆輕薄鄙笑,猶如讀書求名的中與不中歸來的光景一般。」這部小說最有可能是哪一時代的作品?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1.
下表顯示明、清兩代進士出身的一項百分比:
年 代 前三代無功名或僅為生員
1371~1496 58.2%
明 代 1505~1580 52.2%
1586~1610 55.5%
清 代 1652~1661 42.8%
1673~1703 32.2%
1822~1904 35.5%
由此表觀察,可得到怎樣的結論?
(A)清代科舉考試錄取率比較低
(B)新的士紳階層可能已經逐漸形成
(C)由於捐官盛行,科舉取士比例漸低
(D)清代重視官學,清寒優秀子弟多從官學系統出仕。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2.
曾有中國的回教學者主張:「人生在世有三大正事,乃順主也,順君也,順親也。凡違茲三者,則為不忠,不義,不孝矣。」這種言論顯示了何種立場?
(A)以法詮經
(B)以道詮經
(C)以儒詮經
(D)以釋詮經。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3.
有一宗教淵源於古代巫祝的傳統與方術中追求長生的思想,因天災疾疫的流行、社會的動亂頻仍,信徒日眾。後來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也開始編纂經典、強化教義及組織,影響日廣。請問:這是指哪一宗教?
(A)道教
(B)佛教
(C)白蓮教
(D)薩滿教。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4.
曾有學者指出:「□朝代的士人強調天命,主張『敬天法古』,要以儒家思想改造現實秩序,最後,竟是因此導致這個朝代的結束,此事乃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試問,此□朝代應為何?
(A)西漢
(B)東晉
(C)北宋
(D)明代。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5.
《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醫部》記載:「伊尹佐湯伐桀,放太甲於桐宮,閔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今醫言藥性,皆祖伊尹。著有《湯液本草》,今行世。」依據以上所述,下列何者議論為正確?
(A)這是關於「醫源於聖」的論戰,旨在推翻黃帝、神農淵源之說
(B)這是假託附會之說,伊尹不可能有相關醫學知識
(C)問題應是出在《古今圖書集成》的編輯,這從「醫部」歸在「藝術典」即可知
(D)此書應是關於「食補」的知識,與傳統本草學無關。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6.
摩爾(Thomas More, 1478-1535),英國律師、作家、政治家,也是引領新思潮的學者。他歷任公職,曾經位居國務大臣(chancellor),任內處死不少異端教徒。他創造「烏托邦」(utopia)一詞且用為書名,敘述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後來,因為他堅決反對英王的政治宗教立場及做法,被斬首處死。以下關於摩爾生平作為和當時歷史景況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他的時代正值人文主義興起,致使基督教信仰式微
(B)他的宗教信仰應是趨向新教,政治意識則趨向共和
(C)他的一生遭遇,顯示專制王權攀升、政教衝突轉劇
(D)他著《烏托邦》,是對當時英國社會的描述與肯定。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7.
1937年,「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陳嘉庚被推選為主席,他自己帶頭捐款,還組織各類活動。1939年,南洋華僑就向祖國匯款三億六千萬餘元;1937~1941年的四年半期間,共計捐款約15億元,極力以金錢力量援助國內。請問其援助的對象為何?
(A)重慶國民政府
(B)南京國民政府
(C)臺北國民政府
(D)武漢國民政府。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8.
十六世紀開始,東南亞地區增加了一些西方殖民者的新商埠。在這些新商埠中,由於貿易的關係,華人人口往往超出殖民者和原住民很多。請問:殖民者為了方便治理華人,開始採用何種制度?
(A)領事制度
(B)總督制度
(C)買辦制度
(D)甲必丹制度。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9.
十六世紀開始,東南亞地區增加了一些西方殖民者的新商埠。在這些新商埠中,由於貿易的關係,華人人口往往超出殖民者和原住民很多。請問:殖民者為了方便治理華人,開始採用何種制度?關於該制度的相關運作,下列何者正確?
(A)通常由殖民者指定歐州人出任,由官方提供辦公室
(B)是一項公職,福利及待遇優渥
(C)擔任者可利用職務特權承包業務獲利
(D)配置當地原住民為屬吏,方便區域的治理。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0.
美國華盛頓的李氏公所通告其族人:「吾人遠適異鄉,寄人籬下,當念故國垂危,自應同仇敵慨,焉能藉此綺麗春光……醉舞危樓?……特議決,將春宴之資,匯歸東北義勇軍兒,以助軍糈。」此外,三藩市協善堂也取消1932年春宴,「以便撙節各費,為拒日之用」。請問,華僑紛紛取消春宴行動與哪一史事有關?
(A)五三慘案
(B)七七事變
(C)西安事變
(D)九一八事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1.
中研院中國經濟史學家全漢昇院士在其一篇論文指出:「除絲、瓷外,近代中國□的對歐輸出貿易,也是荷蘭人首先經營。荷人於1610年最先運□往歐洲,而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669年才首次運□赴英出售。……荷蘭東印度公司每年在巴達維亞購□價值,在十七世紀90年代至1719年,約佔向華、葡商人購貨總值的20%~50%,及1720至1723年,約佔50%以上至90%。……自1739年開始,□成為荷船自東方運返歐洲的價值最大的商品。」請問:□是指哪一項商品?
(A)蔗糖
(B)棉布
(C)茶葉
(D)胡椒。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2.
一篇名為〈論法律〉的文章寫道:「人是如此眾多的各種各樣生命當中唯一獲得一種理性思維的生命,而且其餘生命都是為人所統治。……由於無其他之物比理性更美好,並且由於它存在於人和天神之間,所以人和神的第一份共同財富就是理性。因為正當的理性就是法,所以我們認為人與神共同具有法。共享法的人也必共享正義。」這段話最適合用來描述哪一民族的法律觀念?
(A)巴比倫人
(B)古埃及人
(C)古波斯人
(D)古羅馬人。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3.
教會史上有一份重要文獻,稱為《君士坦丁的捐贈》(Donation of Constantine),主要內容是在說明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的教權讓與教宗,並委託教宗代為管理西方世界,自己則退居東方的君士坦丁堡。後來到了十五世紀,這份文獻被學者瓦拉(Lorenzo Valla)證明是八世紀時所偽造的。請問:偽造這份文獻時有何時代背景?
(A)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初,東哥德人在義大利建立政權
(B)法蘭克國王將征服地獻給了教宗,教宗國因而成立
(C)查理曼經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此後成為慣例
(D)神聖羅馬帝國欲實施冊立教職政策,教宗下令禁止。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4.
歐洲某國在1870年代以後的工業成就,以電氣和化工業最為突出。1882年,全球至少2/3以上的化學染料出自該國,而化肥工業也處於領先地位,精密儀器製造也漸受重視。此國家應是何國?
(A)德國
(B)俄國
(C)法國
(D)英國。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5.
某種思想的主張是:a.只有改變既有秩序,國家才會進步;b.人民享有言論自由、集會與出版的權利;c.有限民權―具有一定財產及教育水準的公民才能享有參政權。此一思想主張應為何?
(A)無政府主義
(B)自由主義
(C)共產主義
(D)保守主義。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6.
十六世紀時,歐洲殖民者開始抵達此地發展,十七世紀時此地已經成為商人、傳教士等學習華語華文的重鎮。四百多年來,東西文化在此交流,留下許多歷史文化遺產。請問:此地可能是以下何者?
(A)澳門
(B)廣州
(C)香港
(D)上海。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7.
以下是歷史上一位邊疆民族領袖的主張,提及與漢朝的緊密關係:「漢有天下世長,恩德結於人心,是以昭烈(劉備)崎嶇於一州之地,而能抗衡於天下。吾又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且可稱漢,追尊後主(劉禪),以懷人望。」請問:這位領袖應屬何族?
(A)匈奴
(B)鮮卑
(C)契丹
(D)西羌。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8.
「古埃及在某時期是以希臘統治階級為主,然後加上埃及的高級僧侶與貴族,共同組成中央集權的體制,以嚴格的稅收制度控管整個國家的經濟。而王朝的專制統治可說是採用『二元政治』形式,兩套法律並存,一套用於希臘人,一套用於埃及人。」上述資料應是描述埃及史上的哪一時期?
(A)新王國時期
(B)托勒密王朝時期
(C)羅馬帝國時期
(D)大食帝國時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9.
某位史家記錄西元前五世紀的一場戰爭:「戰火從希臘半島延燒到小亞細亞,將這些地區所有國家全捲入戰爭。令人惋惜的是這場『世界大戰』把城邦自主的精神與文明的榮耀全帶入衰退之中。當城邦戰敗時,大部分人士將戰敗責任歸罪於蘇格拉底,宣判他是『讓年輕人墮落的辯士首惡份子』。」請問:這場「世界大戰」是指哪一場戰爭?
(A)特洛伊戰爭
(B)波希戰爭
(C)伯羅奔尼撒戰爭
(D)亞歷山大東征。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臺地區外海發生9.0規模的地震,使得日本東北地區及北海道東部沿岸受到海嘯侵襲,死傷慘重。更嚴重的是,福島核電廠遭受重創,導致輻射外洩及爐心熔毀的危機。核能安全問題引發許多國家人心惶惶,世界各國甚至重新檢討核能政策。但就在一片檢討聲浪中,卻有部分環保人士並未反對核能發電,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核能對於下列哪一國際協定目標的達成,其實是具有不小助益的?
(A)日內瓦協定
(B)京都議定書
(C)馬斯垂克條約
(D)禁止核武擴散條約。
愛舉手問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