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專/警大考古題 31期 國文

1. 下列各選項「」內的讀音,請選出兩兩相同者:

2. 請在下列詞語□中填入正確的字:永矢弗□/□不濟急/交通罰□/秋水潺□/□古證今/紳士名□

3. 下列選項內的詞語,哪一組用字完全正確?

5.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其所指的時間,與下列「」內之時間,何者最為接近?

6. 下列幾個標題是李小華關於「文學主張」的期末國文報告,其中最不適當的組合選項是:

7. 中國人講禮重義,所以在說話行文中,提到自己時,常會使用謙詞以示謙虛。下列各選項何者沒有使用謙詞?

8. 下列有關於六書的歸類說明,請選出完全正確的選項:

9.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一句中「於」表示「被動」,下列選項中,何者亦屬於「被動」句法?

10. 「戰爭」,一直是具有強烈憂患意識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詩人所關注的題材。下列選項內的詩句,何者與戰爭有關?

12. 若依《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行分類,下列書籍與《呂氏春秋》屬同一部的選項是:

14. 臺灣諺語中,充滿了許多先民的生活哲學,下列諺語的說明,何者敘述正確?

15. 現代詩中的詠物詩,往往在詩中並不明確的提出主題,而是描述此物的特徵,藉此提示讀者從中找到答案。例如:「進,或者出/都可以/它真正的意思/只是通過」,由詩中「進」、「出」、「通過」,可以推知所詠之物是「門」。下列詩句所詠的對象,配對正確的是:

16. 下列選項內,有關古文名篇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17. 下列對聯各有歌詠的對象,其中配對正確的選項是:

18. 在語文中,描述人、事、物時,轉變其原來的性質,或將人擬物,或將物擬人,或將物擬物等,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人、事、物,而加以形容描繪的,稱為「轉化」。例如「花瓣在我的驚心中/敞開一、兩條摺疊人生的皺紋」,下列選項何者沒有使用相同的修辭技巧?

19. 許多詞語的運用,常會隨著時代而產生變化,下列文句「」中的詞語,何者已由字面原來的意義,轉變為另外的意義?

20. 下列所引《論語》的文句,請選出解釋正確的選項:

21. 下列所引文字分別錄自著名的古典小說,請判斷何者出自於《紅樓夢》?

23. 請判斷下列選項,何者有「今昔對比」之感?

25. 有關《左傳》、《戰國策》、《史記》,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6. 下列有關書信的敘述,何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