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特考考古題 100年 國文A

1.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曾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第三種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下列那一種敘述與詞意不合?

2.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描寫音樂演奏的句子?

3. 下列詩句中「闌干」的意思,那一個與其他三者不同?

4. 下列詩句,那一項描述少婦初嫁的羞澀模樣?

5.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二句包含那兩種感官摹寫?

6. 下列那一個選項最適用為花卉展覽開幕式的賀詞?

7. 下列文句,何者用語不當?

8. 下列文句,何者語意不當?

9. 下列詞語,何者不能援用為「父母」的代稱?

10. 以下文句,何者不適合用來歌頌子女與父母的親情?

11. 下列成語,何者和「金榜題名」意義不相同?

12. 我們常用「三千煩惱絲」來描述頭髮,下列那一個詞語不可作為「頭髮」的代稱?

13. 下列那一個成語一般而言祇適用於女性?

14. 「而立之年」加上「不惑之年」,其總歲數等於下列何者?

16. 下列各文句之用語,何者最為恰當?

17. 下列各句「」中的字詞,何者完全正確?

18. 下列各選項「」中的詞語,那一個屬於聲音的描寫?

19. 下列各詞語中的「白」字,何者不是表示顏色?

21. 下列各選項「」中的數字,那一個是相乘的關係?

22. 下列各組詞語,意思相近的是:

25. 下列各稱呼用語,何者正確?

26. 有關「題辭」之使用情形,下列那一個選項最正確?

27. 在中國文學中,詩人經常視「蟬」為隱士,這是因為牠有下列那項特質?

28. 下列各文句中的「覺」字,何者作「睡醒」解?

29. 作家在詮釋事物時,經常使用擬人手法,一方面對事物進行設身處地觀察,另一方面亦引導讀者進入角色內部,如此深刻的感情移入,最為動人。以下的詩文,何者即是運用類似手法?

32.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35.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是指以下那一種敘述?

36. 南宋有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曾說:「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他最可能是那種意思?

37.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魏 曹操〈龜雖壽〉) 有關上引詩句,下列各選項的解釋何者適當?

39. 下列何者是對仗工整的聯語?

40. 以下有關陶淵明的敘述,那一項正確?

41. 酒與文學,一直有很緊密的關係,下列描繪飲酒的句子中,那一句在抒發感嘆之意?

43. 連橫在〈臺灣通史序〉中,提到「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其用意符合下列那一項敘述?

44. 期望或目的語「希照辦」,適用於何種屬性之公文?

46. 下列使用公文的類別,何者正確?

48. 在公文用語中,機關對民眾可用何種稱謂語?

49. 下列有關公文「簽」的說明,何者正確?

50. 下列有關公文「函」的說明,何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