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特考考古題 101年 法學緒論

1. 下列何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2. 下列何者契約,無消費者保護法的7日解除權適用?

3. 以下何者,不具民事訴訟法上的當事人能力?

4. 以下何者,不能構成上訴民事第三審事由?

5. 甲出售土地一筆給乙。乙何時可以取得土地所有權?

6. 下列何人,必須對組織的債務負起無限清償責任?

7. 以下何者,不構成民事訴訟法上的再審事由?

8. 關於褫奪公權之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9. 依現行民法規定,以下何者,不是婚姻有效成立的必要要件?

10. 依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3項規定,於同條第2項情形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1. 某法律經立法院三讀制定通過、總統於民國101年5月1日公布施行,該法律應自何時生效?

12. 以下何者,無須經過登記,即取得不動產物權?

13. 下列何者,不屬於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的共用部分?

14. 以下何者,不屬於法官應依「法」審判的「法律」概念?

15. 甲為檳榔西施,對於A等警察經常臨檢、盤查感到氣憤,遂在網路留下「警察臨檢、盤查是下三濫的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16. 多位抵押權人對於強制執行拍定後之參與分配,應該如何決定其分配之數額?

17. 甲很稱讚乙的小孩子丙(18歲)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決定贈與丙新臺幣50萬元當學雜費,丙無須負擔任何費用,但乙覺得太貴重而不敢接受,試問該贈與契約是否有效?

20. 甲在百貨公司撿到新臺幣500元,到派出所報案時,員警乙認為手續過於麻煩遂告訴甲只有新臺幣500元而已,就自己留著用,不需要報案,甲因此起了貪念而據為己有,試問員警乙是否犯罪?

21. 警察甲逮捕現行犯乙,正在做筆錄時,認出乙是高中時代的好朋友而將其釋放,試問甲是否該當犯罪?

22. 甲闖紅燈被警察開罰單,一氣之下撕毀警察交予甲收受之罰單。試問甲之行為是否觸犯刑法規定?

23. 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該如何解決?

25. 現行民法上有關人之權利能力的規定,下列中何者的敘述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