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古題 102年 普考財政學

1. 根據財政學理論,下列何者不是政府部門的主要功能?

2. 下列何者不是寇司定理(Coase theorem)成立的主要條件?

3. 在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的產業下,下列有關AR=MC與AR=AC兩種定價法之比較,何者正確?

5. 當產品之生產有外部利益的現象時,則該產品市場所決定的價格與數量,相較於均衡價格與產量為何?

6. 有關共有資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7. 假設社會中只有A、B兩人,而A相對於B較喜歡看煙火,當煙火的施放達效率狀態時,則:

8. 對污染者課徵庇古稅(Pigouvian tax),在社會最適的產量水準下:

9. 有關皮寇克(A. T. Peacock)與魏斯曼(J. Wiseman)對政府公共支出的論點,下列何者錯誤?

11. 鮑莫(W. J. Baumol)的「不平衡成長模型」(Unbalanced Growth Model)認為:

12. 若政府推動某項政策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經濟利益受損,但有一部分人獲益,此種現象稱為:

13. 根據布坎南與杜洛克(Buchanan and Tullock)的最佳憲政模型(optimal constitution model),如果議案通過須全體投票者一致決,則:

14. 若無政府介入,則可免費使用共有資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之廠商的長期均衡:

17. 根據雷姆西法則(Ramsey Rule),最適貨物稅率應如何決定?

19.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對完全競爭市場的某物品課徵從量貨物稅,且其需求彈性大於供給彈性,則:

20. 若企業將它所要負擔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透過產品售價調漲的方式,轉由產品的購買者負擔,此現象稱為:

21. 在財政聯邦制(fiscal federalism)下,如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下列何者較適合由中央政府辦理?

23. 若有五個候選人登記參選,投票規則訂為投票者對五個候選人排序,偏好最高者給予5點數,其餘依序遞減,獲得點數最高者勝出,此種投票規則稱為:

24. 依據華格納(A. Wagner)租稅課徵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5. 下列何者非屬純公共財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