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地方特考考古題 103年 初等行政學大意

1. 下列何者並非行政學修正理論時期產生的背景?

3. 下列何者不是新公共管理中組織再造的綜合意涵之一?

4. 質疑行政學主流理論的理性模式,要求貫徹社會公道正義,是指下列何者?

6. 就組織內部的管理方式言,下列何者不是「民主行政」的作法?

7. 關於「效率」(efficiency)與「效能」(effectiveness)意義的界定,下列何者正確?

9. 行政學者古立克(L. H. Gulick)創造一個“POSDCORB"的字來說明行政,其中「P」、「CO」分別代表的意思為何?

10. 巴納德(C. I. Barnard)在「主管人員功能」一書中強調下列何種見解?

14. 李文(K. Lewin)認為組織變革的過程,可被歸類為下列那三種階段?

18. 下列何者不是非正式組織的優點或是正面功能?

19. 下列何者不是已開發國家行政文化的特質?

20. 下列那一項政府歲入來源屬於公物使用費的性質?

21. 下列關於審計制度功能的敘述,何者錯誤?

22. 下列有關公務人力甄補的說明,何項敘述是正確的?

23. 公務人員年終考績列丙等的獎懲是:

24. 以「工作」為中心,等級隨職而定的人事分類制度,稱為:

25. 政府執行預算結果的最後報告書,係指:

26. 政策監測具有下列那種功能?

27. 根據全鍾燮(J. S. Jun)的看法,下列那一項是政策執行不利的關鍵因素?

31. 巴伯(B. Barber)認為代議民主、功績文官、多元主義,以及公共選擇理論,都會限縮公眾自我治理的能力。因此,提出可以強化直接公民參與的活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2. 有關民營化概念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33. 關於我國文化中,有關權威性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35. 關於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互動關係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36. 激勵理論的分類中,那一類理論強調激發成員行為動機因素為何,以及探討引發行為的激勵力量?

37. 對於跨域治理特質的描述,下列何者錯誤?

38. 下列何者不屬於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實務之特徵?

39. 「時勢造英雄」是那一個領導研究方法的主張?

42. 「代表性科層體制」是屬於那一種行政責任之確保途徑?

43. 下列那一種領導理論,強調從價值面、人性面、文化面、社會面來討論領導的現象?

44. 激勵理論中的內容理論有多種論述,下列那一理論不屬於該等學說範疇?

47. 在我國司法系統中,得以判決制衡行政部門者,不包括下列何者在內?

48. 下列何者不是西方主要國家為落實行政中立理念常用的制度?

49. 現代學者對政府腐化的定義非常分歧,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定義,下列何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