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50)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45)
司法特考 (53)
移民特考 (9)
關務/稅務特考 (53)
民航特考 (19)
國安局/調查局 (14)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10)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40)
捷運公司 (145)
銀行考試 (236)
農漁會 (43)
國營事業 (208)
中華電信 (80)
台電公司 (155)
臺灣菸酒 (160)
中油公司 (178)
自來水公司 (98)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75)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32)
台糖公司 (26)
其他 (91)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4)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1)
警專/警大 (33)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3)
升科大四技 (5)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4)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624)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外交特考考古題 模擬題庫 國文
外交特考考古題
模擬題庫 國文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文中「女」字與下列選項「」中的人稱何者相同?
(A)「吾」日三省「吾」身
(B)「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C)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 「臣(郭隗)聞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用死馬,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市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期年千里馬至者二。今王誠欲必致士,請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里哉?」(《新序》)下列何者最適合說明本文意旨?
(A)謀士身先士卒的果敢
(B)謀士巧辯以誤導人君
(C)君主充分授權的胸襟
(D)謀士為君招賢的智慧。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 下列題辭,用法不正確的是:
(A)術著岐黃─贈診所
(B)樹人樹木─贈學校
(C)名山事業─贈旅行社
(D)造福桑梓─贈民意代表。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 黃老師擔任歌唱比賽評審,以下何者不適合作為評論參賽者歌聲的評語?
(A)黃鶯出谷
(B)聲聞過情
(C)林籟泉韻
(D)鳳鳴鶴唳。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5. 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歲。以之為農,則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為工,則不能計日而效功;以之為商,則不能乘時而趨利;以之為士,則不能篤志而力行。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是一蠹耳。下列敘述,何者最能體現上文要旨?
(A)士農工商,各有所重
(B)好逸惡勞,一事無成
(C)寡取易盈,好逞易窮
(D)奢靡無度,玩物喪志。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6. 「衛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之。』新婦謂僕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扶,教送母:『滅竈,將失火。』入室見臼,曰:『徙之牖下,妨往來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為笑者,蚤晚之時失也。」(《戰國策.宋衛策》) 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旨意的是:
(A)言多必失
(B)話不投機半句多
(C)口善應對,自覺喜樂
(D)話合其時,何等美好。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7. 下列四句為「一副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選出正確的排列方式:a.苟有恆;b.最無益;c.何必三更眠五更起;d.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A)上聯:a.,c.;下聯:b.,d.
(B)上聯:a.,d.;下聯:b.,c.
(C)上聯:c.,a.;下聯:d.,b.
(D)上聯:c.,b.;下聯:d.,a.。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8.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詩經.野有蔓草》)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切近其意?
(A)志同道合,共同任事
(B)不期而遇,兩情相悅
(C)臭味相投,物以類聚
(D)朋友來訪,不亦樂乎。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9. 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下列選項何者最切近司馬遷的意旨?
(A)伯夷、叔齊皆為「青雲之士」
(B)顏淵篤學可成為「青雲之士」
(C)說明「閭巷之人」建功立業的企圖心
(D)「閭巷之人」欲留名後世須得地位崇高者援引。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0.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的含義,與下列那一選項敘述最接近?
(A)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白樸〈慶東原〉)
(B)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C)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脩〈蝶戀花〉)
(D)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1.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盡心下》)下列何者最接近孟子教導高子的為學態度:
(A)學貴虛心,不恥下問方能通曉
(B)學貴通達,學養兼備方能貫通
(C)學貴漸進,由淺入深方能完善
(D)學貴有恆,努力不懈方能有成。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2. 下列各組題辭,全部都適用於男壽的是:
(A)圖開福壽/鶴籌添壽/寶婺星輝
(B)至德延年/天錫純嘏/瑞靄萱堂
(C)南極星輝/庚星煥彩/日永椿庭
(D)南極騰輝/大德大年/華堂偕老。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3.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方孝孺〈豫讓論〉)上文旨在論述:
(A)人臣事君之道
(B)君子潔身之道
(C)朋友相處之道
(D)亂世全身之道。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4. 《禮記 • 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也。」請依文意仔細推敲,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推己及人
(B)教學相長
(C)學思並重
(D)反求諸己。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5. 〈毛詩序〉:「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音樂可以表現情感
(B)音樂可以改變社會
(C)音樂可以反映時代
(D)音樂可以觀察政治。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6. 《三國演義》:「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勢不能穿魯縞』者也。」引文空缺處,依據文意判斷,宜填入的成語為:
(A)南方之強
(B)初生之犢
(C)蒲柳之姿
(D)強弩之末。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7. 老子主張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所謂「雞犬之聲相聞」主要的意思是:
(A)村民彼此不介意噪音干擾,相安無事
(B)村民居住的距離很近,彼此互聞聲息
(C)村民性情勤勞樸實,以飼養雞犬增進家庭生計
(D)村民喜好飼養雞犬,營造熱鬧溫馨的家居情調。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8. 王安石〈興賢〉:「博詢眾庶,則才能者進矣;不有忌諱,則讜直之路開矣;不邇小人,則讒諛者自遠矣;不拘文牽俗,則守職者辨治矣;不責人以細過,則能吏之志得以盡其效矣。」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王安石舉用賢才的主張?
(A)謙卑與廉潔
(B)開明與寬大
(C)納諫與勤政
(D)守法與知人。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9. 下列對話中『 』所用的稱謂用語何者完全正確?
(A)「請問『府上』那裡?」「小弟『府上』臺南。」
(B)「請問『令尊』在家嗎?」「『家父』目前不在家。」
(C)「請問『賢喬梓』近況可好?」「『小婿』近況尚佳。」
(D)「請問『令弟』在那高就?」「『家弟』在科技公司上班。」。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0. 下列文句中「」內的字義,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勝負之「數」,存亡之理/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
(B)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C)追而送之江之滸,飲「食」之/凡民之「食」於土者,出其十一傭乎吏
(D)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1. 「刺激,如一朵極快凋萎的黑花,或許你一腳才跨出舞場,另一腳已踩入寂寞了。儘管街道上仍是霓虹燈火一片炯明,你卻只是一片空白和茫然……空白的情緒像滴在宣紙上的水墨,在街道間渲染開來。」上文所敘,旨在表現都市生活的:
(A)疏離孤獨
(B)清虛寂靜
(C)瞬息萬變
(D)感官刺激。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2.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認為其書中所闡揚的:自我覺察、自律、同理心與社會技巧等重要理念,都和傳統中國文化的深層價值相互呼應。以「自律」而言,下列選項何者不符?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B)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C)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D)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3. 作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麼就穿什麼;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裝一個農夫,裝一個走江湖的吉普賽,裝一個獵戶;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領結,你儘可以不用領結,給你的頸根與胸膛一半日的自由。(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上文中,作者藉由「領結」所想要表達的意涵是:
(A)人所認同的現代價值
(B)人所具有的身分地位
(C)人所承擔的工作責任
(D)人所接受的禮儀規範。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4. 宋有澄子者,亡緇衣,求之塗。見婦人衣緇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緇衣!」婦人曰:「公雖亡緇衣,此實吾所自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與我衣,昔吾所亡者,紡緇也;今子之衣,襌緇也。以襌緇當紡緇,子豈不得哉?」(《呂氏春秋》)下列選項何者最適合形容澄子?
(A)反覆無常
(B)蠻橫無理
(C)愚昧無知
(D)貪求無厭。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5. 「兩害相形,取其輕,故為政宜審時觀變,痌瘝吾民之苦衷,為全局熟權利害,勿得挾虛矯之意氣,致國與民兩受其害。」上文意旨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公務員應敬上循令,依法行事,莫審時勢而輕進,是謂之順
(B)為政者當觀變以制法,察時而立政。矯時懲弊以權法,切莫執文害意,拘泥成規
(C)公務員宜候伺主司微意,時或曲法順情,時或附從輕典,權變以求行政效率之順暢
(D)為政者以誠懇守法為尚,當謹守憲章,一切依法行政,勿以曲法為寬,以權宜為便民。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6.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聞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所以不如君子,上無兩稅及助役錢爾。」(蘇軾〈臨皋閑題〉)根據本文,作者「何必歸鄉哉」的情感意境與下列最為相近的選項是:
(A)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B)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
(C)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D)慇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7. 閱讀下文,推斷孔子對賢者的看法是:子貢問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孔子曰:「吾未識也,往者齊有鮑叔,鄭有子皮,賢者也。」子貢曰:「然則齊無管仲,鄭無子產乎?」子曰:「賜,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聞進賢為賢耶?用力為賢耶?」子貢曰:「進賢為賢。」子曰:「然,吾聞鮑叔之進管仲也,聞子皮之進子產也,未聞管仲、子產有所進也。」《說苑.臣術》
(A)勇於向國君進言
(B)虛心向賢者學習
(C)替國君竭智盡力
(D)為國家推舉賢才。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8. 「有一會我畫一個人牽兩隻羊,畫了兩根繩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繩子只要畫一根。牽了一隻羊,後面的都會跟來。』我恍悟自己閱歷太少。後來留心觀察,看見果然:前頭牽了一隻羊,後面數十隻羊都會跟去。無論走向屠場,沒有一隻羊肯離群眾而另覓生路的。……牧羊和趕鴨的就利用牠們這模倣性,以完成他們自己的事業。」上文中引用羊群行為表達何種意涵:
(A)讚歎群眾之合群
(B)讚歎群眾之從容
(C)感歎群眾之貪婪
(D)感歎群眾的盲目。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9. 《漢書.藝文志》曰:「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下列敘述何者並不包含在《漢書.藝文志》對儒家的這段評論中?
(A)儒家重視「仁義」之道
(B)儒家重視政治教化的實用功能
(C)儒家學說在所有朝代最具權威、最為高明
(D)儒家推崇堯、舜、文、武,並尊孔子為師。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0.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左右首兩個太太穿著黑呢斗篷,翻領下露出一根沉重的金鏈條,雙行橫牽過去扣住領口。戰時上海因為與外界隔絕,興出一些本地的時裝。淪陷區金子畸形的貴,這麼粗的金鎖鏈價值不貲,用來代替大衣紐扣,不村不俗,又可以穿在外面招搖過市,因此成為汪政府官太太的制服。也許還是受重慶的影響,覺得黑大氅最莊嚴大方。(張愛玲〈色戒〉)
(A)因淪陷區黃金奇貴,汪政府官太太們大多買不起一條金鏈
(B)儘管淪陷區物資有限,汪政府官太太們仍以黃金彰顯身分
(C)重慶時裝正流行黑呢斗篷,汪政府官太太們無不趨之若鶩
(D)上海製黑呢斗篷紐扣不村不俗,深受汪政府官太太們喜歡。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1. 「愚兄為秀才時,撿家中舊書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於燈下焚去,並不返諸其人。恐明與之,反多一番形跡,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從不書券,合則留,不合則去。何苦存此一紙,使吾後世子孫借為口實,以便苛求抑勒乎?」(鄭燮〈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 鄭燮以自身行止為例,想要告誡勉勵其弟:
(A)宅心仁厚
(B)謹言慎行
(C)用人莫疑
(D)明法審令。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2. 閱讀以下文字,選擇對此醫生最適當的形容。有醫者,自稱善外科,一裨將陣回,中流矢,深入膜內,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請謝。裨將曰:「簇在膜內者須亟治。」醫曰:「此內科事,不應并責我。」
(A)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B)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C)狀若嚴守分際,實則無能卸責
(D)堅持各司其職,絕不越俎代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3. 臺灣為海上荒島,其民皆閩粵之民也,其器皆閩粵之器也。工藝之微,尚無足睹。然而臺郡之箱,大甲之席,雲錦之綢緞,馳名京邑,採貢尚方,則亦有足志焉。夫大輅成於椎輪,岑樓起於尺礎。後之視今,能不愈於今之視昔乎?故紀其梗概,以資參考。若夫開物成務,則有俟於後之君子。(連橫《臺灣通史.工藝志序》)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連橫所見,臺灣之民皆為閩粵之民,其器皆為閩粵之器
(B)當時臺灣工藝雖微不足觀,然已有臺南郡的皮箱、大甲草席及雲錦之綢緞馳名於京邑,成為各地方採購的物品
(C)「大輅成於椎輪,岑樓起於尺礎」意同於「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D)「後之視今,能不愈於今之視昔乎?」可見作者對於後人的殷殷期許。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4. 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無以易之,譬之猶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說將必無可焉。」《墨子.兼愛下》本文旨在說明批評他人時:
(A)應先反躬自省
(B)應先改變對方既有的想法
(C)應有足夠的證據
(D)應提出更好的意見來取代。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5.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敘述何者錯誤?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表達出曹操對於賢才之渴求
(B)「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言月之不可掇,猶憂之不可絕也
(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指亂世中的賢才在努力尋找他們的歸棲之所
(D)「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是指在打獵的場合,滿載而歸,眾人歡欣慶祝之景。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6. 下列文句中,「」內成語使用不正確的選項是:
(A)他的業績已經「敬陪末座」,還這樣敷衍塞責,只恐職位不保
(B)王先生一生傲骨嶙峋,不願苟同世俗,稱得上「冥頑不靈」了
(C)周先生並非「怙惡不悛」的人,出獄之後,力爭上游,已有自己的事業
(D)我只是盡本分而已,竟得到政府的表揚,「不虞之譽」,實在不足掛齒。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7.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唐代虞世南的詠物詩在描寫何種動物?
(A)蟬
(B)鶯
(C)燕
(D)蛙。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8.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謝章鋌觀點的選項:「吳子律云:『辛(棄疾)之於蘇(軾),猶詩中山谷(黃庭堅)之視東坡也,東坡之大,殆不可以學而至。』此論或不盡然。蘇風格自高,而性情頗歉,辛卻纏綿悱惻;且辛之造語俊於蘇。若僅以大論也,則室之大不如堂,而以堂為室,可乎?」(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上引文字,論蘇、辛二家,意在表示:
(A)辛棄疾詞力追蘇軾,但仍難望蘇軾項背
(B)蘇軾詞一掃柔媚纏綿之情,故風格自高
(C)蘇、辛二家詞各有所擅,不必強加軒輊
(D)詞尚婉約,故蘇軾不得不讓賢於辛棄疾。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9.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漢書.霍光傳》)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上文意旨?
(A)凡事應防患於未然
(B)幫忙救災要盡心盡力
(C)論功行賞應一視同仁
(D)默默行善才是真行善。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0. 下列關於職業代稱用語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丹青妙手」意同於「調鼎妙手」
(B)「西席」與「絳帳」皆代指「老師」
(C)「懸壺」與「采薪」皆是「行醫」的代稱
(D)「精通岐黃之術」意同於「精通丹青之術」。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1. 閱讀下文,選出□內最適合填入的選項:登州下□大海。目力所及,沙門、鼉磯、車牛、大竹、小竹凡五島。惟沙門最近,兀然焦枯;其餘皆紫翠巉絕,□□濤中,真神仙所宅也。(蘇軾〈北海十二石記〉)
(A)臨/出沒
(B)臨/吞吐
(C)鄰/出沒
(D)鄰/吞吐。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2. 讀書其實只是交友的延長。我們交友,只能以時人為對象,而且朋友的數量畢竟有限。但是靠了書籍,我們可以廣交異時和異地的朋友;要說擇友,那就更自由了。一個人的經驗當然以親身得來的最為真切可靠,可是直接的經驗畢竟有限。讀書,正是吸收間接的經驗。生活至上論者說讀書是逃避現實,其實讀書是擴大現實,擴大我們的精神世界。就算我們的親身經驗,也不妨多聽聽別人對相似的經驗有什麼看法,以資印證。相反地,我認為不讀書的人才逃避現實,因為他只生活在一種空間。英國文豪約翰生說:「寫作的唯一目的,是幫助讀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倒過來說,讀書的目的也在加強對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對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余光中〈開卷如開芝麻門〉)有關開卷的功能,下列何者完全不是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意旨?
(A)讀書如同結交各類型朋友,且能不受時間與空間的侷限
(B)透過書本獲取間接經驗,就如同與相同遭遇者進行交流
(C)閱讀提供從現實遁逃的可能性,讓人獲得片刻心靈寧靜
(D)閱讀能擴大精神空間,並增加人的幸福感及挫折忍受力。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3. 下列選項最符合「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詩句含意的是:
(A)季節推遷,時光流逝
(B)懷戀故土,思念家鄉
(C)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D)南轅北轍,互不相關。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4. 予於飲食之美,無一物不能言之,且無一物不窮其想像,竭其幽渺而言之。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李漁〈蟹〉)文中可見作者是:
(A)不擅言詞
(B)缺乏味覺
(C)愛蟹成癡
(D)喜好研究。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5. 下列選項各有兩個成語,意思完全不同的是:
(A)尸位素餐/無功受祿
(B)胸無點墨/腹笥甚儉
(C)脣亡齒寒/休戚與共
(D)管窺蠡測/洞見癥結。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6. 《荀子.非十二子篇》云:「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根據上文,可知這是批評那一家學說?
(A)老子
(B)莊子
(C)墨子
(D)孟子。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7.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請據此文,判斷下列現代詩,何者運用此典故並加以鋪陳?
(A)莊子的秋水深淺/怎樣測得出一尾魚的體溫/想想莫非自得其樂/泥塗之龜/畢竟要比供奉楚廟活得自由
(B)昨夜裸浴在水一般涼的月光裡/每一寸皮膚/可以聞及天河汩汩的流動/想必歐陽修怎麼也賦不出的秋聲/就和血印在紅葉的脈絡上
(C)冬雷震震夏雨雪/我驀然記起光的臉孔/像我不流暢的言論/被說服以前的抗拒/那是妳的手嗎?只一堆雲泥/塗我的口/封我的心/封凍最信守的諾言
(D)水深及膝/淹腹/一寸寸漫至喉嚨/浮在河面上的兩隻眼睛/仍炯炯然/望向一條青石小徑/兩耳傾聽裙帶撫過薊草的窸窣/緊抱橋墩/我在千噚之下等你/水來我在水中等你。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令媛、尊夫人皆是對他人之妻的稱呼
(B)內人、拙荊是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妻子
(C)「三年隔友于」的「友于」指的是兄弟
(D)「待曉堂前拜舅姑」的「舅姑」指的是夫之父母。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9. 孔丘的價值和史觀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正統,但是盜跖──別說他是寓言人物,寓言往往比所謂事實還要接近真相──難道沒有屬於盜跖的價值系統和史觀嗎?顯然有的。他認為孔子「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大哉斯言!用現代的語言來說,監獄裡的搶劫犯也許只盜了數得出的錢,高居要職的達官貴人所盜的可能是整個國家。誰是真正的大盜,得看用的是誰的標準。……一個史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任何一個文化研究者,如果只知有孔丘而不知有盜跖,他對文化的認識一定是片面的、可疑的。但是倒過來說,如果只知有盜跖而不知有孔丘,結果恐怕也是一場災難吧。(摘錄自龍應台《百年思索》)下列選項所陳述的歷史觀,何者最能凸顯上文主旨?
(A)歷史中必須包括寓言,因寓言中常有不容忽視的真相
(B)歷史常為達官貴人代言,代表的是有權有勢者的價值觀
(C)歷史沒有絕對的是非標準,因此也就不足以成為可信權威
(D)要認識歷史文化,必須避免局部或單一角度,方能得見全貌。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50. 晏子將使楚……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下列文句不符合晏子言論的選項是:
(A)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C)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D)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愛舉手問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