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特考考古題 模擬題庫 國文

1. 下列詩句何者沒有使用「對偶」? 

5. 下列對聯歌詠的人物,所指不正確的是: 

8.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此語意近於下列何者? 

10. 唐代書法大家張旭:「始吾見公主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自道其創作經驗,頗為得意。從專業學習的精進歷程來看,下列選項,最符合題意的是:

11. 下列選項,何者最適合表達久別重逢的心情?

15. 辛棄疾〈青玉案〉:「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回」字意義與下列那一個選項中的「回」意義完全相同?

16. 〈介之推不言祿〉:「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下列選項中之「上下」,何者與本文中「上下」意義相同? 

20. 「知識與智慧的養成,必須依靠積累的工夫。」下列符合此一道理的選項是:

23.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蘇軾〈超然臺記〉)此段文字與下列那一選項之意境最為近似?

25. 下列文句中「」內的字義,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28.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的含義,與下列那一選項敘述最接近? 

30. 下列文句,與「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史記.淮陰侯列傳》)旨義相近的選項是: 

31. 序數詞用來表示事物的順序,譬如「第一」、「第五」等,但是,序數並非一定需用「第」表示,譬如「三年級」中的「三」,就是「第三」的意思。請問下列選項中用引號括起來的詞彙,何者不是序數詞? 

32. 「其實最精緻最恣縱的聊天應該是讀書了,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跫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張曉風〈精緻的聊天〉)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旨趣的是: 

36. 「靜裡工夫具性靈,井無人汲泉自生。蛛絲一縷分明在,不是閒身看不清」,(袁枚〈靜裡〉)作者所表達的意旨是: 

38. 下列文句中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39. 葛洪《抱朴子》有言:「雖云色白,匪染,弗麗;雖云味甘,匪和,弗美。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丹青不治,則純鉤(古代名劍)之勁不就。火則不鑽不生,不扇不熾;水則不決不流,不積不深。故質雖在我,而成之由彼也。」下列解說何者最接近本段文字的意旨? 

40.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上文意旨與下列選項何者最為相近? 

45.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論語.雍也》)對孟之反的作為,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

49.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