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考古題 104Q3 企業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含相關法規)

1. 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後,就能絕對確保各項交易活動的進行均按照目標的方向有秩序、有效率地進行嗎?

2. 企業建立內部控制時:

3. 下列何者不屬於風險回應方式中的分攤風險?

4. 根據COSO委員會於2013年更新版之內部控制整合架構報告,以下何項非資訊與溝通之適用原則?

5. 若企業組織文化將內部稽核視為不必要的繁文縟節,則最可能發生下列何種情況?

6. 在企業控制環境中,下列管理哲學中何者最可能腐化員工良好的操守及價值觀?

7. 下列何者會被視為好的內部控制?

11. 為避免舞弊事件發生,針對員工的操守、價值觀與能力之管理與控制,其第一道控制活動為:

12.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定,當客戶訂單之金額未超過其授信額度時,接受此訂單。所謂「未超過其授信額度」,其計算係包括:

14. 下列哪項內部控制程序最能防範重複支付各項支出?

16. 貨運公司之風險管理中,受託運送的貨品輕微破損係屬:

17. 稽核人員最可能從巡視廠房之行為中得到何種相關的資料?

18. 某電腦作業系統採取控制措施以防止電子侵近干擾及破壞,為確認其有效性,審計人員最可能採用之測試程序為下列何者?

19. 儘管大部分管理者費盡心思的經營績效並非全然令人滿意,但下列何種態度是管理者的首要條件?

21. 下列何者不屬於內部控制「監督」有效性之評估項目?

23. 存貨管理採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模式與及時存貨(Just-in-time inventory)模式之差異?

24. 在小型企業中,若應收帳款收現、沖銷壞帳由同一人負責,下列何種控制活動最有可能減輕此內控弱點?

25. 為求適當分工,薪工交易之入帳及過帳應由何者負責?

26. 內部稽核在企業控制環境中,可從哪些事項快速觀察管理者對經營風險的態度?

27. 企業內部控制,以製造業來說,在訂定整體目標時,首先應確定:

28. 要檢查5,000張請購單是否經過核准才行採購,最適當的抽樣方法是:

29. 一個過去曾經有效的控制程序可能會變得無效,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源於下列何種情況?

30. 若公司的流動比率上升,但速動比率下降,該公司有可能面臨下列哪一問題?

31. 為了防止公司擁有的證券遭到侵吞,下列何者是一個有巨額證券投資組合的公司所能採取的最佳辦法?

32. 公司若希望預防銷售應收帳款的延壓,下列何者是最佳的方法?

33. 下列何項為使驗收部人員能確實執行驗收工作之最有效內部控制?

34. 你被指派查核一家金融機構的年度報表,並且正在規劃有關現金的各項查核程序時間,你認為稽核人員最好是:

35. 美國COSO報告(1992與2013年)定義企業內部控制,謂內部控制係由企業董事會、管理階層及其他員工遵循的管理過程。何以漏掉監察人?因為:

36. 下列對於關鍵風險指標(Key Risk Indicators)的敘述,何者為非?

37. 內部稽核人員不適宜負責下列何項工作?

38. 下列何者並非中小企業建立內部控制時所面臨的挑戰?

39. 大型機構設有內部稽核專責部門且充分發揮其功能,此外亦委託外部獨立審計人員做財務審計之工作,若比較兩者之工作差異,下列敘述何者較適當?

40. 查核應收票據貼現所造成或有負債的最重要審計程序為:

41. 收入循環的適當授權通常規定應由哪個部門人員核准壞帳沖銷?

42. 漏記下列哪一項交易將會導致存貨的實際盤點數量小於帳列數量?

43. 企業之風險管理中,對影響重大及發生的可能性高(高強度、高頻率)的風險:

45. 企業之內部控制制度,銷售部門接獲客戶訂單後,應檢視:

47. 銷貨毛利率提高的可能原因:

49. 下列何者不是雲端運算環境下企業可能的風險回應?

50. 查核下列哪一會計科目時,最有可能發現循環挪用(lapping)?

51. 企業之風險管理,採取寬鬆的信用政策不會造成什麼風險?

52. 下列何者為企業與財務報導有關之內部控制所欲達成的目標?

53. 企業風險管理的基本前提,是每一個企業的存在都是在為它的利害關係人:

54. 下列狀態,何者會被視為內部控制的嚴重缺失?

55. 內部稽核人員執行作業審計時,主要目的是:

56. 稽核人員最可能偵察出年度最後一星期有未入帳支票之情形是:

57. 追查提貨單至銷貨發票可提供何種證據?

58. 企業內部控制組成要素中之風險評估,所謂風險是指:

59. 內部控制組成要素中的「監督」,可以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不包含:

61. 公開發行公司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前以網際網路資訊系統申報主管機關下列哪一事項?

63. 公開發行公司下列哪一事項無須提董事會決議通過?

64. 下列何者為公開發行公司背書保證專用之印鑑章?

66. 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不動產或設備,除與政府機構交易、自地委建、租地委建,或取得、處分供營業使用之設備外,交易金額達下列何項標準者,應先取得專業估價者出具之估價報告?

67. 參與合併、分割或收購之公司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或有特殊因素事先報經主管機關同意者外,有關召開董事會及股東會決議合併、分割或收購相關事項之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68. 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應辦理之事項,以下何者錯誤?

70. 有關董事會議事錄之敘述,以下何者有誤?

71. 有關薪資報酬委員會相關事項,以下何種情事無須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申報?

72. 公開發行公司哪二者所持有記名股票之股份總額,各不得少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一定之成數?

73. 公開發行公司申請停止公開發行者,公司應踐行之程序為何?

74. 上市上櫃公司符合下列何項條件之股東,得以書面記明提議事項及理由,請求董事會召集股東臨時會?

76. 公開發行公司與他公司間有短期融通資金之必要者,其融通期間規定為何?

78. 上市上櫃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由同一人或互為配偶或一等親屬擔任,則宜加強下列何項措施?

79. 公開發行公司稽核人員對於評估所發現之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異常事項,應採取之措施,下列何者不正確?

80. 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之召集程序,以下何者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