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29)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37)
司法特考 (50)
移民特考 (9)
關務/稅務特考 (52)
民航特考 (16)
國安局/調查局 (13)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9)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28)
捷運公司 (138)
銀行考試 (209)
農漁會 (43)
國營事業 (196)
中華電信 (69)
台電公司 (143)
臺灣菸酒 (156)
中油公司 (172)
自來水公司 (88)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68)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25)
台糖公司 (24)
其他 (55)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3)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0)
警專/警大 (31)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1)
升科大四技 (4)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1)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592)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初等/地方特考考古題 103年 初等國文(一般行政)
初等/地方特考考古題
103年 初等國文(一般行政)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下列「」中的字音,何組相同?
(A)言者「諄」諄/「尊」老敬賢
(B)再三叮「囑」/眾所「矚」目
(C)得不「償」失/「觴」酌流行
(D)「喟」然而歎/無「謂」之爭。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做事若能本著跬步千里的精神,必能成功
(B)相信勤能補詘的人,最後往往能夠脫穎而出
(C)理解事件的原委後,他問話的聲音就不再像先前疾言利色了
(D)公司的員工如果都不笱且偷安,這場商業戰爭我們一定能獲勝。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 下列詞語中,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瞠目結舌/淹旗息鼓
(B)欲蓋彌彰/集腋成裘
(C)煮豆燃箕/茶毒生靈
(D)閒情異志/鳩佔雀巢。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 下列詩文句中的「為」字,何者有「當作」的意思:
(A)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B)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C)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D)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5. 下列語詞與「甜蜜的復仇」修辭法則不相同的選項是:
(A)美麗的錯誤
(B)可愛的敵人
(C)璀璨的鑽石
(D)蒼老的青春。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6. 下列「」中的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A)千萬不要僅僅做個「自了漢」:自大的人
(B)你要學你老子,不要「跌他的股」:讓他摔跤
(C)我的程度不算「破蒙」的學生,故我不須念《三字經》:初學者
(D)可惜我的學生後來都不專習英國文學,不然,我可「抖」了:害怕。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7. 下列成語使用錯誤的是:
(A)他常能掌握做事要領,無怪乎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B)她努力工作買了新屋送給父母,「捫心自問」欣喜萬分
(C)我認為仍應保留清明節祭祖的習俗,才能讓孩子們明白「慎終追遠」的意義
(D)這班同學程度「良莠不齊」,實在很難掌握教學進度,但仍應有教無類,不可放棄。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8. 盧藏用始隱於終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職。有道士司馬承禎者,睿宗迎至京,將還,藏用指終南山謂之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遠!」承禎徐答曰:「以僕所觀,乃仕宦捷徑耳。」下列成語,何者與此故事相關?
(A)用行舍藏
(B)終南捷徑
(C)心遠地偏
(D)登高自卑。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9. 「我常常□□的對自己說:『臺灣其實是深邃而□□的』,然而我也經常□□與哀傷的對自己說:『臺灣可能匆匆走過而遺忘歷史』。我的心情是□□天地變遷、光陰荏苒,而致共同的記憶被沖刷掉,島嶼成為失憶沒有歷史的地方。」文中空格處,依序應填入那四個詞語最為恰當?
(A)驕傲/豐富/困惑/疑懼
(B)神氣/多元/失望/猶豫
(C)振奮/繽紛/悲苦/猜忌
(D)樂觀/多彩/驚愕/焦躁。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0. 下列語句的語序改變後,何者意思沒有改變?
(A)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酒之翁不在意
(B)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誰入地獄,我不入地獄
(C)笑罵任由他,好官我自為/任由他笑罵,我自為好官
(D)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松柏凋於歲寒後,雞於風雨鳴不已。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1. 下列選項何者與喪亡詞語無關?
(A)立雪神傷
(B)萱堂日永
(C)喪明之痛
(D)孟母遺徽。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2.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固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下列選項的父子關係,何者與本詩所述的內容最相近?
(A)班彪與班固
(B)劉備與劉禪
(C)曹操與曹植
(D)蘇洵與蘇轍。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3. 二千三百餘年前,在中國東南部的蒙縣地方,產生了一位曠世的天才。他想像豐富,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至;他口才犀利,冷嘲熱諷,罵盡天下英雄,卻沒有一個人對他不心服口服;他思想尖銳,能言人之所欲言,也能言人之所不能言。尤其他那縱橫馳說、予奪自如的文字,更穿透了漫長歲月的阻隔,在今天,仍然是那樣的新,那麼的動人,那麼的具有衝擊力。他就是 。他就是道家的第二座高峰。 他就是金聖歎所批六才子書的第一本的作者。下列那一選項,適合填入上文空白處?
(A)屈原/《離騷》
(B)司馬遷/《史記》
(C)施耐庵/《水滸傳》
(D)莊子/《南華真經》。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4.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關於黃叔度的人格特質,下列那一選項最為貼切?
(A)城府深不可測
(B)心境平和淡定
(C)才氣縱橫超凡
(D)器量恢弘有度。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5. 「其不知體要者反此,以恪勤為公,以簿書為尊,衒能矜名;親小勞,侵眾官,竊取六職百役之事,齗齗於府廷,而遺其大者遠者焉,所謂不通是道者也。」文中強調居相位者應有的作為,為下列何者?
(A)勤政愛民
(B)多才多藝
(C)抓大放小
(D)事必躬親。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6. 「諫人之短,語雖切直,而能溫顏下氣,縱不見聽,亦未必怒。若平常言語,無傷人處,而詞色俱厲,縱不見怒,亦須懷疑。」此語意謂:
(A)君子有過必思改
(B)厚於責己薄責人
(C)善惡報應難窮詰
(D)與人言語貴和顏。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7. 「昔〈儲說〉始出,〈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豈不明鑑同時之賤哉!」本段文句意旨與下列選項最相近的是:
(A)貴遠賤近,向聲背實
(B)抱殘守缺,故步自封
(C)眾口鑠金,歪曲事理
(D)胸無點墨,識鑒不明。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8. 「某翁,宅臨河畔,地勢低窪,每虞水患,擬遷。以眾議參差不決。一日,一路人誡翁曰:『洪水將至,胡不速遷?』翁乃集家人會議,自夕達旦,弗能決。次日,又一路人誡之曰:『洪峰不遠,速遷勿疑。』翁復集家人會議,自夕達旦,仍不能決。時復有路人告警:『速遷!遲則洪峰至矣!』翁徐曰:『容再與家人會議。』水至,而議猶未決。」下列選項最符合此文意旨的是:
(A)緩不濟急
(B)猶豫誤事
(C)三思而行
(D)眾口鑠金。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9.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文中指出政治動擾的根源在於:
(A)後世君王性喜奢侈,視民有如草芥
(B)古代君王個性勤樸誠懇,後世君王無法相比
(C)古代君王認為自己是天地過客,因此務於修德而天下大治
(D)後世君王以天下為己所有,將侵奪與享樂視為理所當然。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0.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依據文意,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孟子認為捨生取義是人類的高貴情操
(B)孟子認為人應追求道義,無論賢愚,皆當如此
(C)生命與道義永遠處在衝突的狀態,我們必將自我犧牲以成全道義
(D)人生常會遇到各種價值的衝突,不得已時,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1. 「小人非無小善,君子非無小過。君子小過,蓋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鉛刀之一割。鉛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眾惡也;白玉微瑕,善賈之所不棄,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本文主旨最接近下列何者?
(A)不以小惡掩大善,不以眾短棄一長
(B)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C)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短疢不足以累長才
(D)懲大過者不計小功,責巨惡者不錄小善。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2.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飢渴。校其長短,覈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可知平日愈接近的人,愈容易輕賤他
(B)「延頸企踵」是指伸長脖子、抬起腳後跟,形容十分渴慕、企盼的樣子,意思同於「摩頂放踵」
(C)「校其長短,覈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是指要彼此較量高下優劣,發現鮮少有人能兼擅眾長
(D)「少長周旋」、「少長於君」,兩句中的「少長」意思不同,前指「少年與長者」,後指「年少與成長」。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3. 有兩虎爭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下列成語何者與本文含意最不相關?
(A)一舉兩得
(B)事倍功半
(C)伺機而動
(D)漁翁得利。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4. (李廣)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這種戰術類似於三十六計中的:
(A)空城計
(B)苦肉計
(C)調虎離山
(D)走為上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5. 丘浚嘗在杭州謁釋珊。見之殊傲。頃之,有州將子弟來謁,珊降階接之,甚恭。丘不能平,伺子弟退,乃問珊曰:「和尚接浚甚傲,而接州將子弟乃爾恭耶!」珊曰:「接是不接,不接是接。」浚勃然起,杖珊數下,曰:「和尚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本文可知丘浚的機智與釋珊的勢利
(B)故事中,釋珊對於所有客人的接待態度一視同仁
(C)丘浚沒有得到和尚的禮貌接待,是因為他自己的態度不恭敬
(D)本文主旨是要告訴我們釋珊禪機甚深,丘浚反而有世俗的計較。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6. 「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墜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無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間而困,無我則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艘楫之間,則我不如子;至於安國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視之狗耳。』」下列選項所述,何者正確?
(A)惠子之所以跌入水中,是因為他不懂如何划船的緣故
(B)惠子的能力連船夫都不如,就算趕到梁國去,也不可能當上宰相
(C)全文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專長,只要充分的發揮,都能得到好的結果
(D)惠子說船夫和他比起來,就像是一隻眼睛沒睜開的狗,可見其忘恩負義。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7. 「李師古跋扈,憚杜黃裳為相,未敢失禮。乃寄錢物百萬,並氈車一乘。使者未敢進,乃於宅門伺候。有肩輿自宅出,從婢二人,青衣襤褸。問:『何人?』曰:『相公夫人。』使者遽歸以告,師古乃止。」下列選項所述,何者正確?
(A)「使者遽歸以告」,是因使者被杜黃裳的妻子發現,所以匆匆告歸
(B)本文說明為官清廉,即使貴為宰相,生活一樣清苦,不如早自為計
(C)李師古派人送禮給杜黃裳沒有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杜黃裳的妻子拒收
(D)「從婢二人,青衣襤褸」,表示杜黃裳為官清廉,家人穿著素樸,使本要賄賂的李師古知難而退。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8.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依文意,下列所述何者錯誤?
(A)全文提醒凡事不要強出頭,透露明哲保身的思想
(B)「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說明應忘記曾經幫助別人,同時要牢記別人的恩惠
(C)「謗議庸何傷」意謂因不實的毀謗造成傷害時,要據理力爭,不使傷害擴大
(D)「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告誡小心口舌,與文中後段的「慎言」意思相近。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9. 關於時間與記憶,李商隱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自己經驗過的世界,他人永遠無法完全理解。感情的傷害,別人也無法代替承受。明知鏡花水月、美人白骨,這世界從不曾為誰停止轉動,卻還是貪心的想要擁有,要的比自己所想的多更多。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鏡花水月、美人白骨」於本文中泛指一切恆常存在的美好
(B)「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提醒我們應當及時行樂
(C)關於時間與記憶,作者想要呈現的是人們對虛幻短暫物質表象的執迷和無奈
(D)每個人生命中總有許多無法遺忘的情懷,這些深藏記憶私密角落的感受總能為大多數人理解。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0. 這世界如果盡是健談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個健談的人都需要一個善聽的朋友,沒有靈耳,巧舌拿來做什麼呢?英國散文家海斯立德說:「交談之道不但在會說,也在會聽。」在公平的原則下,一個人要說得盡興,必須有另一個人聽得入神。如果說話是權利,聽話就是義務,而義務應該輪流負擔……仔細聽人說話,是表示尊敬與關心。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贏得朋友。根據本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懂得傾聽,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與人交談時必須要有的尊敬與關心
(B)「如果說話是權利,聽話就是義務」,意指「說」與「聽」之間,存在一種對立且固定的關係
(C)有時無聲的「聽」,比喧囂的「說」有助益,如同「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贏得朋友」
(D)「沒有靈耳,巧舌拿來做什麼呢?」意指美好的言語,若無懂得聆賞之人,也只是對牛彈琴。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1. 當我們在思考任何一個問題的時候都應該要秉持著懷疑論的精神。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思索每一個的可能性,然後一步步的抽絲剝繭,去探究事物的本質與可能的演變。如果你確實用這樣的方式去思考每一個問題,你會發現許多過去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其實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 根據本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秉持著懷疑但不偏頗固執的態度,有助於我們以更寬廣的角度辨明事理
(B)當我們思考任何一個問題時,適當的懷疑有助於釐清事情的真相
(C)如果我們的思考缺少懷疑,或許就能回到孩提時,對一切事物單純天真的相信
(D)「五百年前人類以為地球是平的」,我們常毫不懷疑的相信一件多數人都認為理所當然的「常識」。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2. 對於創作的靈感來說,特別是對於一個藝術家的靈感來說,只有在平日對於實際生活深入體驗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在某些時候接受某種偶然的刺激,或者由於某些事物的啟發,引起某種聯想,因而觸動了蘊藏已久的靈感。但是,這和偶然的靈機一動是迥然不同的啊!至於說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斗酒詩百篇」之類的傳說,那只能作為談笑的資料罷了。 對於「靈感」的看法,下列選項何者最能體現這段文句的旨趣?
(A)靈感來自於生活周遭的觸發
(B)靈感與靈機一動的本質相同
(C)靈感是作者思維秩序的表徵
(D)靈感是一種邏輯推演的公式。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3. 「我沒有學別人,在書房裏貼上□□□□的布告。這種防範密守,與我的人生態度相悖。我也並不是一個吝嗇的人,朋友間若有錢物的需要,我一向樂於傾囊。但對於書,我雖口頭答應,心中卻在囁嚅。這種心情,大概一切藏書的學人都能體諒。」 推敲文意,判斷作者所說沒在書房裏貼上的布告,應以下列何者最為合適?
(A)君子自重
(B)有借有還
(C)恕不借書
(D)毀損賠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4. 良知可以引導我們深刻的改變人際關係,甚至我們的願景、自律和熱情,它讓我們從獨立提升到相互依賴的狀態。你發現你必須和他人分享願景和價值觀,否則對方不會和你共同實行這些價值觀。分享願景能建立紀律和秩序,而毋須提出要求。 根據本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讓我們從獨立提升至相互依賴狀態的是熱情
(B)讓人認同最好的方式是與他分享願景和價值觀
(C)紀律和秩序是透過分享願景營造而來的,而非嚴厲的苛求可以塑造
(D)良知足以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願景、自律和熱情,是引領我們通往成功的關鍵。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5. 「盡量使用你擁有的任何知識,可是要看出它們的限制。光有知識還不夠,知識沒有心。再多的知識也不能滋養或支撐你的心靈,它永遠也無法帶給你終極的幸福或平靜。生命所需要的不僅是知識而已,還得有熱烈的感情感覺和源源不絕持續不斷的能量。生命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才能讓知識活過來。」作者對知識的觀念最接近於:
(A)知識就是力量,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充實知識
(B)知識浩瀚無涯,可以為人類帶來無限的能量
(C)知識必須與生命結合,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
(D)知識易使人產生障礙,蒙蔽心靈真正的知覺。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6.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下列那一選項最接近詞中旨意?
(A)對抗邪惡的勇氣
(B)謫居生活的悠閒
(C)撥雲見日的欣喜
(D)寵辱不驚的超然。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7. 「不管是蝴蝶也好,莊周也好,從個體的形象來說,雖然有所分別,莊周不是蝴蝶,蝴蝶也不是莊周。但是蝴蝶可以是莊周所化,莊周也可以是蝴蝶所化。那麼,蝴蝶並不就是蝴蝶,莊周也不就是莊周。」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本文主旨?
(A)知難行易
(B)幻化無常
(C)雌雄莫辨
(D)時光飛逝。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8. 香港大嶼山島的西北邊,距赤鱲角新機場約十餘公里之處,有一個叫做大澳的漁港,盛產鹹魚和蝦醬,滿村異香撲鼻,極富特色。然而最特殊的是岸邊那一排排鐵皮釘成的高腳屋,半水半陸自成一格,港人喚作「棚戶」,是昔日水上人家的蟄居之地。這些蜑民的後代仍然住在棚戶裡,儘管香港政府為他們另外蓋了屋邨,三令五申多次迫遷,但棚戶居民始終不肯就範,寧可與潮汐和颱風為伴,形成香港一大獨特景觀。 上文傳達的旨意為何?
(A)強硬的行政命令不容抵抗
(B)居住文化不易被外力改變
(C)人類與大自然爭地的困擾
(D)食材的特殊只有作者了解。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9. 「區別工匠和藝術家,最大的一個界限,便在於前者以追求酷似為目的,而後者乃在創造另一個完全不同方向的意象。一種酷似的作品因與實際物象距離太近,常易引發觀者對於實用價值的聯想—這便遠離了藝術的範疇。而一種不似而似的作品,它以意境為上,其造形係藝術家經過心靈的竅變和情感的揉和而來,幾乎是另一種生命的呈現,它吸引觀者的,是一種美的情感,與作者同一情感的共鳴。」下列選項,最貼近作者所表達「藝術的玄機」的是:
(A)藝術雖不以描摹為擅長,但卻能與實際物象很相近
(B)藝術所呈現的美感與生命,能使作者與觀者有共鳴
(C)藝術以意境為創作最高原則,可以引發實用的聯想
(D)藝術是運用心靈與情感進行創作,追求酷似為目的。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0. 「人常常覺得生命裡有那麼多遺憾,大概是因為不知道放棄,忙著占有、占有、再占有,一路抓,一路丟,結果是一無所得,連原來拿在手上的,也沒有仔細看清楚。」這段文字之寓意,與下列語句意思最不符合的是:
(A)珍惜眼前的所有,腳踏實地才是真理
(B)好高騖遠之人,終將陷入無盡遺憾中
(C)有捨才能有得,樂天知命為生活真諦
(D)懂得適時的放棄,才有機會擁有更多。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1. 「面對長短期利益衝突時,多數成功的公司都是以長期發展為重,而願意忍受短期利益的損失。這些公司並非完全不顧短期利益,而是以長期發展的角度審視所有的短期利益,再決定是否要掌握。」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要旨的是:
(A)長期、短期利益常常是互斥的
(B)不論長期、短期的利益都要把握
(C)長期與短期的衝突常是兩難的選項
(D)先確定長期目標,再把握短期發展機會。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2. 消極的「靜」使人心灰意懶,而積極的「靜」使人精神沉浸下來,專注一個目標而處於最敏銳狀態,這樣,人就易於深入客體而能領略、吸納,無論目標是事、是物、是人。下列選項不符題意的是:
(A)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B)四序紛回,而入興貴閑
(C)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D)能離欲,則方寸地虛,虛而萬景入。
愛舉手問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