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考古題 107年 國文

1. ※第一篇:
九降風指的是新竹風,也就是東北季風。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三十三年的《臺灣府志‧風土志》:「九月則北風強烈,或至連月,俗稱為九降風」。
新竹距海峽對岸的泉州僅一百七十公里,是臺灣海峽的最窄處,形成一個地理瓶頸。季風通過此瓶頸,會產生窄管效應而使風速增強。另一方面,新竹地區地形複雜,台地、平原、丘陵、高山和森林錯落分佈。大致上來說,北部的新豐、湖口、新埔地形屬湖口台地,西南方的寶山、峨眉、北埔和部分的新竹市為丘陵地帶,而東南方的五峰、尖石和部分的關西、橫山為山岳地帶,整體形成所謂畚箕嘴地形,三面高而一面開口向海,故每當東北季風一起,風進去後不容易出來,風勢更為猛烈,橫掃新竹平原。
「九降風」風速每秒可達二十公尺,不亞於輕度颱風,雖然造成當地民眾生活不便,但它卻是米粉及柿餅業者的最愛,也造就了聞名全臺的新竹米粉、客家粄條以及新竹柿餅。有了九降風,米粉只要曬月亮就會乾,冷凍乾燥使新竹米粉與眾不同,也是對待新竹米粉的最高規格,雖然工廠都有快速乾燥的烘乾機,可是起風的時候,尤其是那種會讓皮膚乾裂的風,米粉行家都不會錯過大自然形成的乾燥機,等於是讓大自然幫你控制最佳濕度。自然的天候,也符合柿餅製作過程曝曬、乾燥等要件,再加上人工的手捏壓扁,水果酵素充分作用,柿子變乾了,也轉甜了。新埔鎮來自全臺百分之九十的柿餅產量,有柿餅之鄉的美稱,每年十月至十二月是柿餅產季,純樸的客家小鎮格外迷人。
依據上文,九降風名為「九降」,主要與何者有關? 

2. 上文第二段主要在說明: 

3. 依據上文,新竹「畚箕嘴地形」的開口方向應是: 

5. 上文畫底線處文句不通順,下列何者是最恰當的修改方式? 

6. ※第二篇:
比之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它們的前邊沒有險灘,後邊沒有荒漠,因此雖然幽僻卻談不上什麼氣勢;它們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終比較滋潤的生活方式並沒有讓它們保留下多少廢墟和遺跡,因此也聽不出多少歷史的浩嘆;它們當然有過升沉榮辱,但實在也未曾擺出過太堂皇的場面,因此也不容易產生類似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之慨。總之,它們的歷史路程和現實風貌都顯得平實而耐久,狹窄而悠長,就像經緯著它們的條條石板街道。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想來想去,沒有比江南小鎮更足以成為一種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徵了。中國文人中很有一批人在入世受挫之後逃於佛、道,但真正投身寺廟道觀的並不太多,而結廬荒山、獨釣寒江畢竟會帶來基本生活上的一系列麻煩。「大隱隱於市」,最佳的隱潛方式莫過於躲在江南小鎮之中了。與顯赫對峙的是常態,與官場對峙的是平民,比山林間的蓑草茂樹更有隱蔽力的是消失在某個小鎮的平民百姓的常態生活中。山林間的隱蔽還保留和標榜著一種孤傲,而孤傲的隱蔽終究是不誠懇的;小鎮街市間的隱蔽不僅不必故意的折磨和摧殘生命,反而可以把日子過得十分舒適,讓生命熨貼在既清靜又方便的角落,幾乎能夠把自身由外到裡溶化掉,因此也就成了隱蔽的最高形態。說隱蔽也許過於狹隘了,反正在我心目中,小橋流水人家,蓴鱸之思,都是一種宗教性的人生哲學的生態意象。(節錄自余秋雨〈江南小鎮〉)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不是江南小鎮的特色? 

7.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符合作者對「隱於山林」的看法? 

8.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不符合作者對「隱於江南小鎮」的看法? 

9. 下列文句,何者意義最接近「喧騰是短命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