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51)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46)
司法特考 (53)
移民特考 (10)
關務/稅務特考 (53)
民航特考 (19)
國安局/調查局 (14)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10)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40)
捷運公司 (146)
銀行考試 (237)
農漁會 (45)
國營事業 (211)
中華電信 (80)
台電公司 (155)
臺灣菸酒 (161)
中油公司 (178)
自來水公司 (98)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75)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32)
台糖公司 (26)
其他 (94)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4)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1)
警專/警大 (33)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3)
升科大四技 (5)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4)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630)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高普考考古題 108年 高考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高普考考古題
108年 高考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申論題型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甲向乙無息借款新臺幣(下同)900萬元,清償日為民國(下同)93年4月30日,惟甲屆期並未返還借款。乙為保全上述借款債權,先於93年5月8日向法院就甲名下財產聲請假扣押裁定獲准,再於同年月16日持法院上述裁定聲請對甲之財產為假扣押強制執行、執行查封完成。嗣乙於108年5月13日訴請甲清償借款,甲旋提出消滅時效之抗辯並拒絕返還借款。對此,乙聲稱本件為消滅時效中斷之情形,自無罹於時效可言;縱令時效中斷之事由終止,其請求權亦未罹於時效等語。問誰的主張有理?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甲以乙之人頭名義設立A砂石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甲為A公司之實質負責人,竟盜採丙所有之B地砂石,以供A公司開採加工及買賣交易。嗣丙發現上情,就其砂石遭盜採所受之損害,訴請甲與A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有無理由?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甲與A因為宮廟管理事務而發生嫌隙,甲數次向友人乙抱怨A為人奸詐惡毒,兩人遂謀議一同前去教訓A。甲與乙前去廟裡找A,乙一見到A,立刻將之抱住,甲隨即拿出刀子朝A的腹部刺了一刀之後,乙見A流血,突然心生後悔,遂大聲喝阻甲不要殺人,但甲不聽乙的勸阻,執意要殺A,乙擔心自己被牽連殺人罪,遂改而抱住甲不讓甲揮刀,並叫A趕緊逃跑,A果真負傷逃離現場。甲氣乙的阻擋,改而刺了乙手臂一刀,乙受傷放手後,甲再追躡找到A,然後將A殺死。試問:甲、乙二人對A所為行為,應如何論罪?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甲是某機關新進公務員,入職後第2個月,直屬長官乙直接交給甲新臺幣2萬元,告知是A廠商負責人代為轉交之入職慶祝禮金,且說明此一科室裡的每一個新進人員都有收過A廠商之禮金,甲擔心不收禮金會觸怒長官,遂將禮金收下。事隔數月之後,乙指示甲查驗A廠商進口貨櫃,甲發現貨櫃內物品與A廠商當初報關之貨品名稱與數量,全然不符,甲原本要記載查驗不合格,但乙威脅甲如不放行該貨物,將舉發甲收了A廠商2萬元,甲迫於無奈與恐懼,遂記載查驗合格而放行該批貨物,A廠商也因此逃漏新臺幣50萬元之關稅。試問:甲之行為如何論罪?
愛舉手問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