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地方特考考古題 108年 地特中文圖書分類編目大意

1. 關於書目控制的概念,下列何者錯誤? 

2. 下列何者非以使用者的角度所思考之目錄功能? 

4. 下列那一類型的圖書館最適合採用第一著錄層次編目? 

5. 《戰爭與和平》一書原著者為托爾斯泰,後經廖清秀加以改寫,依據《中國編目規則》第三版,編目時應如何建立著者檢索款目? 

6. 以琦君及其本名潘希真為例,若參照關係中註明「潘希真」見「琦君」,下列何者正確? 

7. 《中國編目規則》第三版與《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AACR2內容之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8. 有關國際書目著錄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ISBD)整合版的特色,下列何者錯誤? 

10. 電子資源常見用詞version、level、release、update等,依《中國編目規則》第三版之著錄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11. 以團體名稱建立團體標目,依據《中國編目規則》第三版,下列何者不應省略? 

12. 下列何者未曾編過分類表? 

13. 下列何者非階層式分類法? 

15. 有關資源描述與檢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的核心元素(core element),下列何者正確? 

16. 關於字順主題法中的標題法,下列何者非其詞彙關係? 

19. 下列何者是學術分類的特性? 

21. 下列何者為圖書分類時最重要的標準? 

22. 下列何者非主題觀念提供辨識的概念原則? 

23. 有關杜威十進分類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6. 下列何者未參與合作建置「中文名稱權威聯合資料庫檢索系統(CNASS)」? 

27. 「中文名稱規範聯合數據庫」是下列那些地區的合作計畫? 

28. 下列何者非權威合作計畫? 

30. 目前MARC 21由下列何者負責維護? 

34. 下列何者非國家圖書館採用MARC 21書目格式之目的? 

35. 以ISO 2709傳送書目紀錄時,下列何者是紀錄標示前五個位元的功用? 

36. 有關「臺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37. 下列何者是合作編目的基本要件? 

38. 下列何者是NBINet建議合作館優先建檔的書目資料? 

40. 下列何種科技影響書目中心的產生? 

43. 有關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MOD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45. 有關管理型詮釋資料(administrative metadata),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46. 詮釋資料(metadata)的互通中,直接對映(crosswalks)是指下列何者? 

47. 從使用者的動機而言,下列何者非標籤的主要價值? 

48. 下列何者非知識本體(ontology)的重要概念? 

49. 下列何者非「鏈結開放資料」(Linked Open Data)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