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古題 109年 普考政治學概要

1. 政治權力的來源有許多說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 下列何者不是立法部門設立委員會的原因? 

3. 下列何者能夠用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m)來分析? 

4. 半總統制同時有總統制與內閣制的特徵,下列那個特徵承繼自總統制? 

5. 民主政治中對於政治平等原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6. 根據馬克思的學說,資產主義社會必然會因為富人對於窮人的過度剝削,而導致無產階級起而革命,進入社會主義發展時期,改由無產階級專政,最終會邁向完全的共產主義社會,而且此時: 

7. 人身自由是人民各項自由權利的基礎。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8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並進一步闡述相關保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9. 人的政黨偏好往往受父母政黨偏好的影響,所指為何? 

12. 有關成文憲法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3. 下列那個國家的總統直選且具有實權? 

14. 下列何者不是英國國會的職權? 

15. 有關於瑞士採行的委員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6. 下列何種意識型態,對於影響近代政治發展而言,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17. 下列那個機關,並非隸屬於行政院? 

19. 下列何者不是解釋憲法的機關? 

20. 有關選舉制度政治影響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1. 依據和平基金會(Fund of Peace)對「失敗國家」的定義,失敗國家表現在政治參與的主要特徵是: 

22. 政治參與可以分為慣常性與非慣常性這兩種模式。下列那一種政治參與行為,屬於非慣常性政治參與? 

23. 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民意調查,其所需具備的條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4. 個人或團體嘗試運用符號或語言,對他人政治意見產生影響的過程,稱之為: 

25. 下列何者屬於現代政治理論? 

申論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