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古題 109年 普考公共管理概要

1.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的四大衡量構面為: 

2. 以公共政策為取向的公共管理研究途徑,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 有關治理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4. 關於公部門與私部門管理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 下列敘述何者不是為推動行政革新,所建構之企業型政府的特質? 

6. 強調理想性、價值面的公民精神,符合下列何種理論? 

7. 有關行政院組織改造方案所涉及之法律,規範行政院機關組織數量,係屬下列何者? 

8. 下列敘述何者是公部門採行全面品質管理的限制? 

9. 標竿學習著重由他人經驗中看清自己,其目的最符合下列何者? 

10. 有關顧客導向的特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 府際管理乃期待透過非層級節制的網絡行政,以協商談判與化解衝突來達成特定政策目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2. 下列敘述何者不是危機的「時間有限性」? 

13. 下列敘述何者不屬於公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之特色? 

14. 關於360度績效評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15. 下列敘述何者可用質化途徑衡量政府的績效? 

17. 就公部門培育知識管理人才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最不適當? 

18. 關於BOT(Build-Operate-Transfer)和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9. 下列敘述何者較屬於形塑具備企業精神的行政環境所應採行的措施? 

21. 有關民意特性,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2. 政府為減少因「鄰避情結」(NIMBY)而引發自力救濟活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4. 下列敘述何者不是行政機關進行政策溝通時,促使標的團體政策順服的策略? 

25. 參與式預算是一種民主審議與決策過程,給予公民有關公共資金將如何使用的實質決策權力,下列敘述何者不是其成功的要素? 

申論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