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46)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45)
司法特考 (52)
移民特考 (9)
關務/稅務特考 (53)
民航特考 (18)
國安局/調查局 (14)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10)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34)
捷運公司 (142)
銀行考試 (231)
農漁會 (43)
國營事業 (208)
中華電信 (80)
台電公司 (154)
臺灣菸酒 (160)
中油公司 (178)
自來水公司 (93)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75)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29)
台糖公司 (25)
其他 (90)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4)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1)
警專/警大 (33)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3)
升科大四技 (5)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4)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619)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自來水公司考古題 103年 國文
自來水公司考古題
103年 國文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種田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竹籬瓜架旁的黃粱濁酒和朱門大廈中的山珍海鮮,在旁觀者所看出來的滋味都比當局者親口嘗出來的好。讀陶淵明的詩,我們常覺到農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農人自己在烈日、寒風之中耕作時所嘗到的況味,絕不似陶淵明所描寫的那樣閑逸。
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話說:「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對於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本來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後來往往變成很甜美的回憶。我小時在鄉下住,早晨看到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晚上看到的也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覺得它們真是單調無味,現在回憶起來,卻不免有些留戀。
這些經驗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們是什麼緣故呢!
這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閑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現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朱光潛《談美》)
文中認為人生中要體認美的存在,常緣於下列何種因素?
(A)知足的心態
(B)適當的距離
(C)豐富的人生
(D)敏銳的觀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 文中認為「種田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真正的原因何在?
(A)人心貪婪,永遠無法滿足
(B)不涉實務,可以從容得趣
(C)一成不變,容易造成疲乏
(D)缺乏經驗,不識其中甘苦。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 下列哪一選項中的陶淵明詩,近於文中所述「理想的農人生活」?
(A)饑食首陽蕨,渴飲易水流
(B)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C)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D)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 文中作者用「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所比喻的狀態,和下列選項何者相近?
(A)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B)性情所致,妙不自尋
(C)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D)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5. 對於本文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作者鼓勵大家放下俗務之羈絆,追求心中的理想
(B)作者認為只要有決心,人人都可享受田園的樂趣
(C)作者反對耽溺於幻想之中,強調正視現實的重要
(D)作者認為不要帶著功利目的,才能欣賞美之所在。
愛舉手問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