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會考古題 第七次 農業概論(新進人員九職等以下)

1. 台灣友善農業生產必須通過第三方驗證就可以友善農產品販售。 

2. 台灣有機農業生產方式是可以利用水耕栽培。 

3. 廣義農業為農、林、漁、牧四個生產事業為主。 

4. 雜草為生長在不被期待位置的植物稱之。 

5. 茶葉可依其發酵程度進行分類,如紅茶屬於不發酵茶。 

6. 土壤生成作用與生物的作用絕對無關。 

7. 土壤中有機質可以透過長期的作物-綠肥作物輪作增加其含量。 

8. 水土保持為我國農業計畫一環,具有讓農業獲得永續生產之功能。 

9. 農會組織中有保障名額的規定,各級理、監事應有三分之一為自耕農。 

10. 農產品不一定要加防腐劑才能達到長期保存食物的目的。 

11. 台灣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其花序構造為 

12. 蔬菜常以食用部位進行分類,下列何者錯誤 

13. 土壤黏土礦物和有機質多帶有 

14. 水分於土壤中何者為植物可吸收的水 

15. 關於土壤的物理性質下列何者為非 

17. 關於土石流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 

19. 常見的玫瑰嵌紋病與木瓜輪點病為哪類病源 

20. 豆科作物生產過程中,常利用何種菌接種可促使提高固氮作用並增加產量 

22. 根據我國森林法規定,登記為自然人的森林被稱為 

23. 當農民進行人工造林其選擇樹種時,下列何者不為其選擇條件 

26. 何者為台灣目前養殖之海水蝦種 

27. 下列何者添加入動物飼料中會有狂牛病進入食物鏈的風險 

29. 製作啤酒時其苦味來源是因為何種作物一起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