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考古題 112年 高考財政學

1. 若公司盈餘全數會用於投資,今有一政府投資計畫之資金來自提高公司所得稅,則此公共計畫之折現率為: 

2. 下列何種理論可以解釋公共支出可能存在「由奢入儉難」的性質? 

4. A與B兩人受益於一純粹公共財,且兩人的需求曲線分別是:PA=150-QA,PB=200-2QB,其中Q是公共財數量。在林達爾(E. Lindahl)均衡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 在完全競爭市場下,如果分別出現了公共財與正外部性的現象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 下列何者不是我國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特性? 

8. 下列何者較適合描述當個人面對經濟學中賽局理論中囚犯困境的情況? 

9. 下列有關拉弗曲線(Laffer curve)之敘述,何者正確? 

10. 下列何者不是政府財政的主要功能? 

12. 關於我國勞工退休金的提繳,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3. 憲法第19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稱為: 

17. 轉手稅(turnover tax)是下列何種型態的消費稅? 

19. 我國地方政府的稅目中,下列何者近年來的收入最低? 

20. 如果地方政府所提供的某一種地方公共財發生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且影響少數地方政府時,下列處理方式,何者較適當? 

21. 若政府對不動產以從價方式課徵財產持有稅,其他條件不變下,有關租稅資本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2. 目前有關公共債務法及預算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3. 有關羅威(IT. Lowi)所提出的政治鐵三角理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4. 有關公共年金財務規劃方式的確定給付制及確定提撥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5. 下列對林達爾公共財自願交易模型下均衡數量的敘述,何者正確? 

申論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