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主題
主題
全部主題
學習法
學習方法 (215)
公職考試
高普考 (550)
鐵路特考 (916)
初等/地方特考 (345)
司法特考 (53)
移民特考 (9)
關務/稅務特考 (53)
民航特考 (19)
國安局/調查局 (14)
身心障礙特考 (36)
原住民特考 (12)
外交特考 (10)
海巡特考 (7)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1440)
捷運公司 (145)
銀行考試 (236)
農漁會 (43)
國營事業 (208)
中華電信 (80)
台電公司 (155)
臺灣菸酒 (160)
中油公司 (178)
自來水公司 (98)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67)
農田水利會 (75)
漢翔航空 (31)
臺灣港務公司 (32)
台糖公司 (26)
其他 (91)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56)
投信投顧/信託 (13)
理財規劃 (25)
內控 (4)
授信/外匯 (6)
債券/票券 (1)
股務人員 (1)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44)
記帳士 (7)
不動產經紀人 (13)
地政士 (7)
消防設備人員 (4)
報關人員 (5)
技術士檢定 (35)
社工師 (5)
食品技師 (6)
人身保險業務員 (5)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101)
警專/警大 (33)
軍士官/預官 (9)
軍校招考 (12)
升學考試
升高中 (11)
升大學/轉學考 (33)
升科大四技 (5)
研究所 (6)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3)
專責報關人員 (0)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8)
公幼教師甄選 (2)
教師甄試 (14)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5)
TOEIC多益 (5)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8)
金融議題 (1)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0)
一般班 (0)
其他
其他 (3624)
老師
發問
登入
註冊
司法特考考古題 100年 國文
司法特考考古題
100年 國文
主題分類
學習法
學習方法
公職考試
高普考
鐵路特考
初等/地方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稅務特考
民航特考
國安局/調查局
身心障礙特考
原住民特考
外交特考
海巡特考
就業考試
中華郵政
捷運公司
銀行考試
農漁會
國營事業
中華電信
台電公司
臺灣菸酒
中油公司
自來水公司
中鋼/中鋁/中龍鋼/中碳
農田水利會
漢翔航空
臺灣港務公司
台糖公司
其他
金融證照
期貨/證券
投信投顧/信託
理財規劃
內控
授信/外匯
債券/票券
股務人員
專技/技術證照
導遊領隊
記帳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報關人員
技術士檢定
社工師
食品技師
人身保險業務員
軍警考試
一般警察/警察特考
警專/警大
軍士官/預官
軍校招考
升學考試
升高中
升大學/轉學考
升科大四技
研究所
國貿類
國貿大會考
專責報關人員
教育師資
公幼教保人員
公幼教師甄選
教師甄試
語言檢定
全民英檢
TOEIC多益
資訊平台
就業資訊
金融議題
鼎文學員專區
密集班
一般班
其他
其他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 以下那一個句子沒有錯別字?
(A)櫥窗裡擺設了許多小巧玲瓏的水晶飾品
(B)土豪劣伸常仗恃自己的勢力,在地方上橫行霸道,為非作歹
(C)士可殺不可辱,要殺要刮,任憑處置
(D)他犯了法,在警局中不僅不認罪,還大勢咆哮。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一般人常常會以偏蓋全,不肯深入了解真象
(B)你應該想想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不能一昧死讀書
(C)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備加努力
(D)只知抄襲,只會學別人的樣子如法炮製,成功的機會並不高。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 甲、學子當困勉知行,「」礪奮發乙、中央研究院濟濟多士,俱為學術界之精「」丙、諸葛亮一心治蜀,可謂鞠躬盡「」,死而後已。以上甲、乙、丙各文句「」內應填入的字依序為:
(A)淬、粹、瘁
(B)粹、淬、瘁
(C)淬、瘁、粹
(D)瘁、淬、粹。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4. 「□帚自珍」、「欺瞞蒙□」、「□端叢生」,以上三個□中應依次填入:
(A)弊、蔽、敝
(B)蔽、敝、弊
(C)弊、敝、蔽
(D)敝、蔽、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5. 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字,字音相同的是:
(A)「冠」軍/衣「冠」
(B)號「角」/「角」落
(C)拐彎「抹」角/塗「抹」
(D)智者「樂」水/「樂」天知命。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6. 下列文句的「打」字,不具「打擊」、「打鬥」之意的選項是:甲、我「打」江南走過乙、小王一看情勢不妙,就「打」主意想離開丙、美國攻「打」伊拉克,引起回教世界不滿丁、某幫黑道頭子被殺,原來找了未成年「打」手戊、每回歌手發片,總會上電視與電台節目宣傳「打」歌
(A)甲乙丙
(B)甲乙戊
(C)甲丁戊
(D)乙丁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7. 下列文句,成語使用正確的是:
(A)他演講時,「激濁揚清」的嗓音很吸引人
(B)太陽劇團的表演,團員個個「技藝超群」,真令人佩服
(C)他騎車技術高超,「盲人瞎馬」般狂飆,卻一點都不畏懼
(D)看到高中時的照片,同學們個個「音容宛在」,往事歷歷在目。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8. 《列子》中記錄了齊國一個愛錢的人,一大早經過賣金子的地方,居然當著眾人的面拿了黃金劈頭就走,被捉之後人家問他怎麼會在眾目睽睽下做這種事,他回答說:「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請問下列那句成語最能形容這個齊人?
(A)利令智昏
(B)膽小如鼠
(C)目光如鼠
(D)目不見睫。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9.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冗詞贅語?
(A)父親任職於中油公司上班
(B)盧彥勳成功地擊敗前世界首屈一指的球王羅迪克
(C)少壯不努力,日後必定始終一事無成
(D)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我軍終於攻克敵人的據點。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0. 《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錯誤?
(A)「啟予足!啟予手!」因久病四肢僵硬,故須活動手足
(B)「如臨深淵」,因下臨深淵,有傾墜危險,自然心存恐懼
(C)「如履薄冰」,因踐行薄冰,有陷落危險,自然心存警戒
(D)「吾知免夫」,是自己慶幸得免毀傷之罪,可以無忝所生。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1. 「形容詞」與「名詞」的組合,當「形容詞」超出「名詞」本身的性質,如「怒髮衝冠」的「怒髮」,「怒」不是「髮」本有的性質,這就構成了隱喻關係。以下何者的修辭方式不屬此類?
(A)燃燒的臉頰
(B)含笑的蓓蕾
(C)入睡的都市
(D)絢麗的晚霞。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2. 下列有關「」內詞語的詞類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名詞作副詞
(B)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名詞作形容詞用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形容詞作副詞
(D)句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名詞作動詞用。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3. 「借代」是一種借用其他詞語代替常用詞語的修辭方法,例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即以「杜康」借代「酒」。下列各文句出現的借代,何者解釋錯誤?
(A)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以「甕牖繩樞」借代「貧窮人家」(賈誼〈過秦論〉)
(B)「紈」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以「紈」借代「富貴子弟」(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C)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以「穰苴」借代「山河」(左思〈詠史〉)
(D)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以「冠帶」借代「達官貴人」(〈古詩十九首〉之一)。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4. 請就詞性、字義、平仄相對的原則,為下列詩句找出正確的對仗句:「雲邊雁斷胡天月」「疏松影落空潭靜」「四時可愛唯春日」
(A)海內風塵諸弟隔/密雨斜侵薜荔牆/百年多是幾多時
(B)隴上羊歸塞草煙/細草香生小洞幽/一事能狂便少年
(C)淮南木落楚山多/殘宵猶得夢依稀/三年謫宦此棲遲
(D)雨中春樹萬人家/曉風輕露著梨花/萬條猶舞歸春風。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5. 下列詞句何者未出現真實的禽鳥?
(A)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B)日暮疏鐘,雙燕歸棲畫閣中
(C)綠樹聽鵜鴃,更哪堪鷓鴣聲住
(D)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6. 非馬〈編鐘〉:「他們把/竹木裡的風聲/小橋下的流水/溫存親切的笑語/孩童的嬉戲/陽光裡月光下的牛鳴犬吠/鳥叫雞啼與蟲吟/還有天邊悠悠傳來的/一兩聲山磬/統統封入/這時代密藏器/然後深埋地底/讓千百年後耳朵/有機會聽聽/一個寧謐安詳的世界」上引詩篇中的「時代密藏器」是指:
(A)一種計時的器具
(B)一種古代的樂器
(C)一種原始的化石
(D)一種聲音收集器。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7. 林懷民對人生困境的看法如下,他說:「我想每件事都是艱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除非你只想一動也不動地坐在椅子上,所以問我覺得什麼是最好的時刻?什麼是最好的地方?就是現在,就是這個地方。」他的態度可以用下列選項中的那一個詞語來概括?
(A)活在當下
(B)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C)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D)船到橋頭自然直。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8. 陳之藩〈現代的司馬遷〉:「他(司馬遷)的志趣所在,是把這一大堆竹簡寫成的《史記》,『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這整個的過程與目的可以說是信息的傳遞,也就是他所謂的『傳之其人』。而儲存的方法則是寫在竹簡上,而把竹簡『藏之名山』。……於是,司馬遷就需要把資料大量地壓縮,把自己的寫作技術練入化境,使所寫文言文字達於精純,然後才寫到竹簡上去。這可以說是編碼程序,以不致使人誤解原意為最低訴求;而後人在名山內拿到竹簡時,得到竹簡上所示的信息。那就需要一些念懂古文的功夫,也就是後世的人要有解碼的訓練。自然,竹簡像晶片一樣,是載體,而所寫的字可以比為位元了。這正說明了上古所用的信息系統,已經是在作資料壓縮了。」上文敘及司馬遷《史記》,其敘述重點是:
(A)司馬遷寫史時必須講求文字的簡練
(B)司馬遷《史記》幾乎詳載所有史料
(C)司馬遷採取唯物史觀,預見現代科技
(D)《史記》是一部「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偉大史書。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19. 陳之藩〈現代的司馬遷〉:「他(司馬遷)的志趣所在,是把這一大堆竹簡寫成的《史記》,『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這整個的過程與目的可以說是信息的傳遞,也就是他所謂的『傳之其人』。而儲存的方法則是寫在竹簡上,而把竹簡『藏之名山』。……於是,司馬遷就需要把資料大量地壓縮,把自己的寫作技術練入化境,使所寫文言文字達於精純,然後才寫到竹簡上去。這可以說是編碼程序,以不致使人誤解原意為最低訴求;而後人在名山內拿到竹簡時,得到竹簡上所示的信息。那就需要一些念懂古文的功夫,也就是後世的人要有解碼的訓練。自然,竹簡像晶片一樣,是載體,而所寫的字可以比為位元了。這正說明了上古所用的信息系統,已經是在作資料壓縮了。」依據上文,作者認為「傳之其人」意味古今信息的傳遞,最需要的是:
(A)找到竹簡藏匿之處
(B)找到家傳竹簡之人
(C)訓練書寫古文之人
(D)培養通曉古文之人。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0. 資訊時代的知識擴張,使得人所閱讀、所能懂的愈來愈多,可是人並沒有變得比較聰明。……古人,唸書唸到「汗牛充棟」、「學富五車」已經很了不起了。現代人從小到大,唸的書遠比古人多,可是真正就思考的深度和感受的敏銳度來說,我們並不認為今人比古人強。這就顯示出我們所閱讀的東西有了問題。在我們這個資訊社會、傳播發達的時代裡,資訊大量充斥我們的視覺,可是這些資訊大部分是資訊垃圾。……在報紙的廣告與新聞中,我們只能注意到大約八分之一左右,其他都被遺忘掉、或者故意忽略掉了,更有一些是因為太龐雜了而不可能去看。在這種情況下,就逐漸養成了現代人對於知識的冷漠與麻木。而從一個資訊的接收到另一個資訊的接收之間,由於太過龐雜、迅速,又使人沒有辦法思考。於是這些訊息便常要以一種本身不具思考性的簡單方式,讓人在一分鐘之內就能夠明白資訊的內容,所以報紙上已經很少看見長篇大論了。……人變成不再有耐心去思考一個資訊所傳達的問題,而資訊的本身也簡單化、粗糙化、平面化了,儘量讓人根本不用思考就可以接受。長久下來整個社會的思考力漸漸降低,感受力也變粗糙了。如果資訊不是直接的刺激,我們簡直就無法感受,不再能夠從心靈的內部對某些東西、對某些文字傳達出來的訊息有真正的感動。這正是現代社會的危機。(龔鵬程〈最低國學書目〉)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並非作者觀點的是:
(A)現今資訊與傳播發達,現代人所能懂的愈來愈多,但似乎沒有變得更聰明
(B)能夠對現代人們產生直接刺激的資訊是簡單化、平面化的,且是以一種不具思考性的簡單方式呈現
(C)古人在思考的深度和感受的敏銳度上,似乎勝過今人,原因在於古人讀書常「汗牛充棟」、「學富五車」,閱讀的量更為可觀
(D)現代人之所以無法思考的原因在於資訊的接收太過龐雜與迅速,人們經由不知不覺所進行的遺忘以及忽略等動作,養成現代人對於知識的冷漠與麻木。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1.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意如之,是故為川者宣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以下文句與上文意旨最接近的是:
(A)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B)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孟子‧離婁下》)
(C)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D)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赤壁賦〉)。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2. 拘謹呆板的程序是官僚生態的自然產物,也反映了運用這些程序的人們的心態。首先,人們需要迴避風險……在一個受規則束縛的環境裡,最好的官員就是最不惹事的官員-也就是能規避麻煩,將消極應付視為美德的人。在任何一個官僚體制中,表現卓異都是有風險的……過分熱情的官員比規行矩步者更容易犯規。(孔復禮《叫魂》)上引文字諷刺官僚體制中的文化病態,下列敘述最符合原作意旨的選項是:
(A)蓋君子為政,貴因循而重改作(《新校本漢書‧卷24‧志‧食貨志》)
(B)與其別行新制,寧如謹守舊章(《新校本舊唐書‧卷25‧志‧禮儀五》)
(C)勿挾私心以妨公益,勿逞意氣以紊成規,勿見事太易而議論稍涉囂張,勿權限不明而定法或滋侵越(《新校本清史稿‧卷25‧本紀‧宣統溥儀‧宣統元年》)
(D)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若夫魁梧俊傑,卓躒俶儻之徒,直將伏死嶔岑之下,安能與步驟共爭道里乎(《新校本晉書‧卷55‧列傳‧張載》)。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3. 種桑百餘樹,種黍三十畝。衣食既有餘,時時會親友。夏來菰米飯,秋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趨走。日暮閒園裏,團團蔭榆柳。酩酊乘夜歸,涼風吹戶牖。清淺望河漢,低昂看北斗。數甕猶未開,明朝能飲否?(儲光羲〈田家雜興〉八首其一)有關此詩,下列敘述何者不當?
(A)從全詩內容判斷,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B)「秋至菊花酒」,最主要是指過重陽節
(C)全詩描述田園生活,洋溢閒適自得的情趣
(D)由「孺人」和「稚子」兩句,可見家人對來客熱情款待。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4. 張籍〈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詩中節婦「還君明珠」的真正理由是:
(A)禮教約束,人言可畏
(B)夫家顯貴,非爾能及
(C)生不逢時,相愛無緣
(D)情義所鍾,不可移奪。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5. 在以下這首小令中,藉由龍虎相爭的歷史來抒發感慨。請據其所述的史事,判定「□□」為那兩位古人?□□,龍爭虎鬥幾戰場。爭弱爭強,天喪天亡,成敗豈尋常?一個福相催先到咸陽,一個命將衰自刎烏江。江山空寂寞,宮殿久荒涼。君試詳,都一枕夢黃梁。
(A)劉邦、項羽
(B)劉備、曹操
(C)曹操、孫權
(D)夫差、句踐。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6. 「下之辱」、「欲擒故縱」、「直搗黃龍」三個成語,分別與那三位歷史人物有關?
(A)劉邦/劉備/李廣
(B)蕭何/關羽/項羽
(C)張良/曹操/張飛
(D)韓信/諸葛亮/岳飛。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7. 「一口道盡千古事,十指操弄百萬兵。八絃寰宇集一藝,袖裏乾坤日月昇。」這是描述那一劇種?
(A)布袋戲
(B)歌仔戲
(C)黃梅戲
(D)皮影戲。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8. 白居易〈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雲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何往而不自得哉!」下列何者最切近上文所主張的處世之道?
(A)及時行樂
(B)創造時勢
(C)急流勇退
(D)觀時而動。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29. 孟子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下列社會情境,最符合孟子理念的選項是:
(A)某大企業不忍心員工家庭、事業兩頭燒,在公司內成立安親班
(B)政府為了老弱婦孺與殘障同胞行的安全,擬全面設立無障礙空間
(C)八八水災時,四位佳暮村英雄發揮愛心,竭盡所能救了全村村民
(D)回鍋油多次使用不更換,有害民眾健康,故消保官全力檢查餐飲業者的用油。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0. 古人有言:「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此一論述最可能屬那一家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1. 下列選項中的稱謂,何者錯誤?
(A)不知令郎何處高就
(B)屆時敬請賢伉儷一起出席
(C)很久沒有拜見令堂,她老人家近來可好
(D)敝高足的這篇小論文差強人意,請給他一些意見。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2. 下列書信的「提稱語」,何者不適用於尊長?
(A)賜鑒
(B)惠鑒
(C)鈞鑒
(D)尊鑒。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3. 下列題辭何者使用最為適切?
(A)「潤色鴻業」用於美術館
(B)「鵬飛鷹揚」用於軍警界
(C)「氣象惟新」用於氣象局
(D)「弦歌盈耳」用於歌舞廳。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4. 下列題辭何者適用於哀輓?
(A)之子于歸
(B)高山仰止
(C)出谷遷喬
(D)卓然鶴立。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5. 下列何者不適用為賀人嫁女的題辭?
(A)彩鳳隨鴉
(B)雀屏中選
(C)之子于歸
(D)妙選東床。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6. 公務員為表達想法與意見,提供上級了解案情,以利長官判斷時,應該使用何種公文?
(A)簽
(B)呈
(C)函
(D)書函。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7. 下列有關公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政府機關不能發「函」給民眾
(B)一般公文皆須具備「主旨」、「說明」、「辦法」三段落
(C)「說明」與「辦法」若無項次,文字應緊接段名冒號後書寫
(D)每段段名之前應加數字,如:「一、主旨」、「二、說明」、「三、辦法」。
0討論
0留言
0追蹤
問題討論
38. 有關「機密文書」的保密機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傳送機密文書,必須由承辦人員親自持送
(B)為使機密文書妥善保存,應增加副本發送的數量
(C)機密文書之封發,得交由指定之繕校、收發人員處理
(D)收受機密文書時,應立即交與指定人員啟封,但不得進行登錄,以確保其機密。
愛舉手問答平台